[实用新型]智能防霾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8881.4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4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平;丛杉;任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3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口罩 | ||
1.一种智能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监测显示装置(2)、过滤装置(3)、贴面密封装置(4)、固定装置(5)和外壳(13),所述监测显示装置(2)位于口罩本体(1)外侧,贴面密封装置(4)位于口罩本体(1)内侧,固定装置(5)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左右侧或上下侧;
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所述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均为设有透气网孔的立体凸起结构,后壳体(12)嵌在前壳体(11)内,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外壳(13)覆盖在前壳体(11)上,与前壳体(11)可拆卸连接,外壳(13)和前壳体(11)连接处的缝隙形成呼吸口(14);
所述监测显示装置(2)包括传感器(21)和显示屏(22),传感器(21)和显示屏(22)位于前壳体(11)和外壳(13)之间并固定设置在外壳(13)上;
所述过滤装置(3)固定在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之间,覆盖前壳体(11)的透气网孔(111);过滤装置(3)包括前端过滤层(31)、中间过滤层(32)和后端过滤层(33),中间过滤层(32)被前端过滤层(31)和后端过滤层(33)包裹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贴面密封装置(4)为环形,设置在后壳体(12)的四周,包括表层(41)和中间夹层(42),中间夹层(42)被表层(41)包裹形成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的上部设有透气网孔(111),前壳体(11)的下部设有前壳体挡板(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口(14)位于前壳体(11)和外壳(13)的下部,呼吸口(14)的长度为35-60mm,呼吸口(14)的宽度为1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后壳体(12)突起的高度为25-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的中间过滤层(32)的厚度为0.6mm、0.8mm或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的前端过滤层(31)和后端过滤层(33)为针刺棉,且厚度相同;所述中间过滤层(32)为喷熔无纺布或活性炭滤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为边长60mm的圆角三角碗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41)为贴面蛋白质皮,所述中间夹层(42)为记忆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88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护膝
- 下一篇:多次性使用连体手术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