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驾驶人员的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8821.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飞;蒋虹宇;唐辉;古秋翔;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驾驶 人员 车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具体涉及一种保护驾驶人员的车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已经成为汽车制造业和公共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相关法规对碰撞安全的规定也越来越严格。
众所周知,汽车车门是加强其被动安全性的重要部位。车门通常包括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其中车门内板是主要的支撑部件,其上安装有铰链、车锁、车门开度限位器等部件。由于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都是大面积的板形元件,其材料的强度受到限制。当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车门很容易受到冲击而变形,产生较大的侵入量和内侧凸起,从而直接伤害到车内乘员。车门内板的变形还容易使固定在其上的车锁和铰链变形或脱落,最终可能造成车门被撞开或者脱落,危及乘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车门的强度和刚度对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减缓碰撞过程中车门结构的变形,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对于车身结构设计一定要考虑当车门受到撞击时,通过一些结构的设计来减轻车门的变形程度,从而能减少汽车撞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
目前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车门上增加防撞杆或防撞板结构,以此来改善车门的抗碰撞强度和刚度,增加车门的缓冲能力。然而,对于侧碰,仅仅采用单一的防撞杆或防撞板结构,已经很难满足日益严峻的汽车安全法规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防撞结构及使用该防撞结构的汽车车门,其具有良好的抗碰撞强度和刚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驾驶人员的车门,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护驾驶人员的车门,包括车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车门外侧为门外板,所述门外板表面下方设置有防撞杠,所述防撞杠呈锥型结构,车门内侧为门内板,门外板与门内板中间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与防撞杠相匹配,所述防撞装置包括,第一防撞杆设置在防撞架内,第一防撞杆后部设置有若干个防冲击装置,防冲击装置一端与第一防撞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防撞杆连接,防撞架内部还设置有防撞柱。防撞杆横置于防撞架内,并通过防冲撞装置顶住在固定位置,当车辆的车门被碰撞后,防冲撞装置和第一防撞杆被启动,防冲撞装置将第一防撞杆顶出,用于抵消冲击力,降低对车门的冲击力。
所述第一防撞杆包括支撑杆、固定端和连接键,所述连接键设置在支撑杆与固定端内,当车门受到冲击时,连接键收回,支撑杆被防冲击装置推出。连接键在正常状态时,将支撑杆和固定端卡接在一起,让第一防撞杆将防冲击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让弹簧和伸缩杆一直处于压紧状态,在受到冲撞时,连接键收回,解除支撑杆和固定端的连接状态,方便防冲撞装置运动。
所述防冲击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弹簧,当车门受到冲击时,伸缩杆伸长,弹簧从压紧状态回复,减缓冲击力。伸缩杆和弹簧提供双重动力,将压紧时存储的动力,在冲撞后转化为冲击力,用于抵消外部冲撞,降低对车内的冲击。
所述弹簧套在伸缩杆上,伸缩杆一端连接第一防撞杆,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防撞杆上。弹簧套装在伸缩杆上,能够在支撑杆与固定端被分离后,与伸缩杆一起讲支撑杆推出。
所述防撞柱上端面与防撞架内壁上端面连接,防撞柱下端面与防撞架内部下端面连接,所述防撞柱横截面积由上至下,先逐渐增大,到达中间点时,逐渐减小,上下横截面积相同。与防冲撞装置和第一防撞杆和第二防撞杆相对的防撞柱的横截面积更大,能够在受到冲击力时,加强受力面积,减少损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驾驶人员的车门,设置有防冲撞装置,能够施加反向力,对冲撞力进行缓冲;
2、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驾驶人员的车门,防撞柱横截面积变化,既能够有效提供阻挡,由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外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内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装置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8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汽车窗帘
- 下一篇:一种带有小桌板门板扶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