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电站的多通道余热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08755.9 | 申请日: | 2017-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1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良宏;王涛;朱艳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 电站 通道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电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回收燃气电站燃气轮机高温乏气热量的多通道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与传统燃煤电站相比,天然气发电具有很大优势。首先,燃气电站以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用于发电,对改变我国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从环保角度看,由于燃气电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燃煤电站的50%,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燃煤电站的10%,硫化物及烟尘排放量相比燃煤电站也大幅度降低,因此燃气电站更具环保优势。另外,从设备投资和运行便捷性比较,天然气发电的建设和折旧成本低于燃煤电厂;燃气机组的启动和关停都比较方便,更具发电调峰优势。
如上所述,由于天然气发电具有调峰优势,在实际运行中具有灵活的负荷调节功能是燃气电站一大优点。为了适应燃气电站负荷变化工况,开发一种能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在电站处于低负荷下也能稳定、安全运行的余热锅炉就显得具有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适应电站负荷变化,特别是在低负荷工况下也能安全、稳定、低成本运行的多通道余热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燃气电站的多通道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炉体,在所述余热锅炉炉体两端设置有余热锅炉乏气入口和余热锅炉乏气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余热锅炉炉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隔室,所述中间隔室沿余热锅炉炉体轴向布置且将余热锅炉炉体内部分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乏气通道,在每个乏气通道内均设置有多个换热盘管,所述每个乏气通道的乏气通道入口与余热锅炉乏气入口连通,在所述乏气通道入口处设置有乏气调节板,所述每个乏气通道的乏气通道出口与余热锅炉乏气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燃气电站的多通道余热锅炉,其所述多个换热盘管沿余热锅炉炉体轴向布置,相邻两个乏气通道内的多个换热盘管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燃气电站的多通道余热锅炉,其所述换热盘管一端由余热锅炉炉体侧墙支承,其另一端由中间隔室的侧墙支承,当所述中间隔室为多个时,相邻两个中间隔室之间的换热盘管两端分别由对应的中间隔室侧墙支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燃气电站的多通道余热锅炉,其所述余热锅炉乏气入口通过连接通道与余热锅炉炉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燃气电站的多通道余热锅炉,其所述余热锅炉炉体水平布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通道结构,并在每个通道入口设置独立的乏气调节板,可根据实际工况控制各通道的开闭,在电站负荷降至一定值时,可通过关闭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乏气通道,从而提高其他乏气通道乏气流速,避免了因流速过低、乏气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设备损坏,从而使余热锅炉能够很好地适应燃气电站负荷变化工况,而且各乏气通道内独立设置的换热盘管,可以有效降低设备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余热锅炉炉体,2为余热锅炉乏气入口,3为余热锅炉乏气出口,4为中间隔室,5为乏气通道,6为换热盘管,7为乏气通道入口,8为乏气调节板,9为乏气通道出口,10为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8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型空调冷凝器
- 下一篇:一种电磁发热太阳能热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