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惰性热风发生器燃烧器和循环风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08708.4 | 申请日: | 2017-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1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马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24 | 分类号: | F23D14/24;F23D14/70;F24H3/00;F24H9/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 地址: | 252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惰性 热风 发生器 燃烧 循环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惰性热风发生器燃烧器和循环风加热器。
背景技术
来自原料煤贮仓的碎煤送入到磨煤机中,被轧辊在研磨台上磨成粉状,并由来自循环风加热器的高温惰性气体进行干燥和输送。惰性气体进入磨煤机的温度为150-300℃,出磨煤机时的温度为100-110℃。由惰性气体输送的干燥的粉煤进入粉煤分离过滤器进行分离后,粉煤经旋转下料阀送及粉煤螺旋输送机送至粉煤贮罐,分离出的惰性气体部分排放至大气,剩余部分经循环风机进入惰性热风发生器进行循环加热干燥。惰性热风发生器对系统装置的稳定运行起到关键性的制约作用,惰性热风发生器中燃烧器为其核心部分,燃烧器结构的优劣直接对运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原有的热风燃烧器存在以下的缺点:热风燃烧器的点火准确率低,需重复多次操作才能点火成功;原热风燃烧器采用单燃料气进口,燃料气源单一,装置运行自产相对热值较低的粗煤气等其他的燃料气得不到利用,增加使用燃料气成本。而且单燃料气源断时,容易导致停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惰性热风发生器燃烧器和循环风加热器。在燃烧器的点火燃料气出口设置布气孔,提高了点火燃料气与点火棒电火花的接触面,确保燃烧器一次点火成功率达98%以上,点火准确可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惰性热风发生器燃烧器,包括柱形壳体以及设置于柱形壳体内部的第一进气管和中心进气管,中心进气管与所述柱形壳体同轴设置,中心进气管的外端延伸出柱形壳体,形成中心燃料气进气口,中心进气管的出气端包括恒径段和缩径段,恒径段的一端与中心进气管的本体连接,恒径段的另一端与缩径段的大径端连接,缩径段的小径端封口,恒径段和缩径段均与中心进气管的本体同轴设置;恒径段上均布多个布气孔,缩径段上均布多个喷射孔;
第一进气管位于中心进气管的一侧,第一进气管的外端延伸出柱形壳体,形成第一燃料气进气口,第一进气管的出气口为朝向中心进气管的出气口的弯折结构,该弯折结构为缩径结构,弯折结构的末端均布有多个喷射孔;
靠近所述中心进气管的缩径段设置有点火器。
其中的恒径段是指不同位置处管的直径相同,且与中心进气管本体的直径相同。进入中心进气管的燃料气首先流经恒径段,部分燃料气通过恒径段的布气孔射出分布在中心进气管的周围,同时由于惯性,该部分射出的燃料气会继续向下游流动,与设置于下游的点火器接触。中心进气管中的大部分的燃料气通过缩径段的喷射孔喷出,喷出的燃料气与点火器接触。恒径段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点火器与燃料气的接触面积,并提高了点火器周围的燃料气的浓度,改进后的燃烧器的点火成功率提高到98%以上。
同时缩径段上均布喷射孔,缩径段的壳体是一个倒置的圆台面,所以喷射孔是朝各个不同的方向的,使燃料气均匀喷射到燃烧室内进行燃烧。
中心进气管和第一进气管中可以通入不同来源的燃料气,丰富了燃料气的来源,避免了燃料气的浪费,提高了燃料气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恒径段上的布气孔相对于中心进气管的轴线倾斜设置,且开孔方向朝向缩径段设置。
当布气孔相对于中心进气管的轴线倾斜设置,且开孔方向朝向缩径段设置时,燃料气从布气孔喷出时,更易于向下游流动,避免燃料气的倒流。
更进一步的,所述布气孔的轴线与中心进气管的轴线的夹角为30-70°。
在这个角度范围时,布气孔具有更好的布气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恒径段上设置有若干层布气孔,每层布气孔的个数为4-10个,每层布气孔共圆,且在圆周上均布。
布气孔在圆周上均布,可以设置为沿不同方向上,使燃料气在恒径段的四周均匀分布,更保证了点火的成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布气管的出气口处设置有旋流稳焰器。在中心进气管的出气口处设置旋流稳焰器,可以显著提高火焰的稳定性,更加适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循环风加热器。
更进一步的,旋流稳焰器的旋流片的个数为10-14个,旋流片的旋向为右旋。
再进一步的,旋流片的个数为12个。
进一步的,所述柱形壳体靠近进气管的出气端处设置有导焰结构,导焰结构与进气管的进气口端距离最近,自该位置处,沿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导焰结构为扩径结构。
导焰结构为扩径结构,燃料气燃烧得到的火焰会在导焰结构的导流作用下会保持一定的形状,不会发生火焰的倒流,就不会对柱形壳体和各个进气管产生高温危害。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焰结构采用耐火材料浇注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8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燃气锅炉低氮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定型机的壳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