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给药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8468.8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如;董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囊 给药 本实用新型 双腔支气管导管 孔洞 根导管 气囊 医疗器械技术 支气管导管 环绕设置 气管通道 气囊连通 连接管 水滴 呼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给药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长短不同的两根导管,环绕设置在至少1根导管上的气囊和药囊和与药囊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药囊在前、气囊在后,药囊不与气囊连通;药囊上设置细密的孔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药囊,使支气管导管在控制呼吸的同时实现实时给药的功能,通过在药囊上细密的孔洞。使药囊能够适应液体或气态的药物,避免了液体给药时药物呈水滴或成股流入气管通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给药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腔支气管导管通常用于对全身麻醉的病人进行呼吸管理,实际应用时,长的支管至于一侧肺内,短的支管置于气管主通道,从而可根据病情需要以不同的通气方式对两侧肺进行通气,且在提供有效通气的同时还可防止病侧肺内的血液或痰液进入健侧肺内。
由于手术过程中有时需要向肺内释放药物,但现有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实现通气功能的同时无法进行给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通气的同时给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给药的双腔支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给药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连接管,通气管,长短不同的两根导管,及环绕设置在至少1根导管上的气囊和药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药囊连接;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气囊连接;所述药囊在前、气囊在后,药囊不与气囊连通;药囊上设置细密的孔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孔洞大小为0.2-1μ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管分为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长的导管为第一导管;第一导管超出第二导管长度的区域设置药囊和气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环绕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设置药囊和气囊;所述药囊和气囊可沿导管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囊前端环绕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设置固定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皮筋,松紧绑带或环形卡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连接口,连接口匹配给药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给药装置包括雾化器或针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药囊,使支气管导管在控制呼吸的同时实现实时给药的功能,无需采用其它复杂的方式实现手术中的给药;通过在药囊上细密的孔洞,使药囊能够适应液体或气态的药物,避免了液体给药时药物呈水滴或成股流入气管通道的风险;通过设置可调节位置的气囊和药囊、配合固定装置,实现支气管导管对不同年龄段病人的匹配,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给药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结构示意图;1、第一导管,2,第二导管;3,第一气囊;4,第一药囊;5,第一通气管;6,第一连接管;7,第二气囊;8,第二药囊;9,第二通气管;10,第二连接管;11,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且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给药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一长一短两根导管,长导管为第一导管1,短的导管为第二导管2;第二气囊7和第二药囊8环绕两个导管设置,且能够沿两根导管移动;第二药囊8靠近第二导管2前端,不与第二气囊7连通。第二药囊8前端还设置固定装置11,所述固定装置11包括皮筋、松紧绑带、环形卡扣等,用于固定第二气囊7和第二药囊8在两个导管上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8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