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抖动除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7930.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6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奎;陈慧聪;陈晓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佳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42;B01D46/4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孙振玲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抖动 除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除尘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抖动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工业生产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弥漫在空气中,会被现场的工作人员吸入而对其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若直接排放至大自然中,会对大自然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传统的除尘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将含有粉尘的空气通过具有多个孔眼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允许空气通过,但却能够把空气中的粉尘截留下来,从而将现场的空气进行净化。此类除尘装置广泛应用于含大量粉尘的空间内,例如石材加工、水泥等行业。但是,除尘装置在使用中也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粉尘具有吸附性,故而过滤装置的表面很容易粘滞有粉尘,容易将过滤装置中的孔眼覆盖住,使得空气无法通过过滤装置,导致除尘装置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抖动除尘设备,能抖落过滤布上的粉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抖动除尘设备,包括箱体、过滤布、吸尘装置、排尘装置和振动装置,所述过滤布设于所述箱体内并将其分隔成风室和集尘室,所述风室位于所述集尘室的上方,所述吸尘装置设于所述风室内,且所述箱体上对应于所述吸尘装置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箱体上对应于所述集尘室开设有若干个吸尘口,并且所述振动装置设于所述风室内并带动所述过滤布抖动,所述排尘装置设于所述集尘室的下部,并与设于所述箱体外的收集装置连通。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弹簧和振动电机,所述弹簧设于所述过滤布的上表面,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弹簧相抵接,所述振动电机的电源端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所述箱体外。
两根所述弹簧交叉设置于所述过滤布的上表面,所述输出轴与两所述弹簧的交叉处相抵接。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多个叶片和安装于风室内的支杆,各所述叶片以能转动的方式装配于所述支杆,且各所述叶片均能够与所述过滤布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转动头和固定于所述转动头上的多个叶片,所述转动头通过一支杆固定于所述风室内,且所述转动头与所述支杆的一端相铰接,且每个所述叶片均能够与所述过滤布的上表面相接触。
所述排尘装置包括抽风机和风管,所述抽风机设于所述集尘室的底部,且所述风管的两端分别对应连通至所述收集装置内和连通至所述箱体内对应于所述集尘室的底部。
所述排尘装置包括底板和至少一套另外的振动装置,所述集尘室的下部倾斜设置有底板,将集尘室的下部形成容置腔,所述箱体上对应于所述底板的低端处开设有狭长状的出尘口,且所述出尘口与设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另外的各所述振动装置均包括底板弹簧和底板振动电机,各所述底板弹簧的两端分别对应固定设于所述底板上,以及与所述底板振动电机相连接。
所述排尘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装设于所述集尘室的底部,且所述输送带沿其移动方向的一端伸出于所述箱体外,且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外对应于所述输送带的伸出端的下方,并且所述收集装置上罩设有阻尘盖,且所述输送带的伸出端位于所述阻尘盖的罩设范围内。
所述吸尘口整体呈网格状、回字型、竖条状或横条状;且所述吸尘装置为常规的风机。
所述收集装置为收集袋、收集箱或收集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带有粉尘的空气通过各吸尘口进入集尘室内,在过滤布的作用下,可过滤掉空气中的粉尘,并且在振动装置持续振动过程中,因过滤布容易共振,故振动装置无需太大的作用力,即可使贴附在过滤布上的粉尘掉落,过滤布可反复使用,且过滤布本身造价低,故能够降低此抖动设备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振动装置包括弹簧和振动电机,或者包括转动头和多个叶片,采用此种结构的振动装置与过滤布相接触,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地,此抖动除尘设备通过排尘装置,即可实现无需人工操作就可使粉尘自动排出箱体进入到收集装置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布与弹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 11-集尘室
12-风室13-吸尘口
2-过滤布 21-环形框架
3-风机 41-弹簧
42-振动电机421-支架
51-叶片52-转动头
61-抽风机62-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佳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佳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7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铁系统和提铁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非调质钢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