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7364.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俞先顺;蒋立龙;王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02 | 分类号: | B65G27/02;B65G27/24;B65G47/26;B65G47/25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植入 螺母 正反 筛选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
背景技术
手机外壳类产品在注塑成型后,需人工用金属辅助工具将螺母预压到机壳圆柱孔内,再将机壳放到热熔机上热熔以将螺母植入到位。对于薄型并且上下端面不一致的螺母,无法采用常用的导管导向,而由穿丝进行代替。所谓穿丝,是指将螺母按一定的排列穿进一根钢丝上,再进行植入。
目前采用人工穿丝的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人力浪费,并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所述薄型植入螺母具有第一最大直径d1的主体部和第二最大直径d2的凸伸部,d1>d2,定义主体部的厚度为d3以及薄型植入螺母的整体厚度为d4,所述振动盘包括料斗和螺旋轨道,所述螺旋轨道凸伸于料斗的内壁,所述螺旋轨道的上表面设置有正反筛选挡件,该正反筛选挡件的端面与螺旋轨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供螺母通过的通道,并满足:
(1)、通道24的宽度D满足:d2/2<D<d1/2;
(2)、正反筛选挡件的顶面至螺旋轨道上表面之间的垂直高度h满足:h<d4-d3。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中,所述螺旋轨道的上表面与料斗的内壁之间呈锐角。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中,所述通道的宽度可调。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中,所述正反筛选挡件上沿料斗直径方向开设有长腰孔,该长腰孔通过螺钉与螺旋轨道之间紧固。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中,所述螺旋轨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层筛选机构,第一单层筛选机构和螺旋轨道表面之间的高度大于d4,且小于2×d4。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中,所述第一单层筛选机构和正反筛选机构沿螺母行进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薄型植入螺母正反筛选的振动盘中,所述正反筛选挡件上设置有第二单层筛选机构,第二单层筛选机构和螺旋轨道表面之间的高度大于d4,且小于d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新型的振动盘通过正反筛选机构进行正反筛选,其原理是通过轨道的宽度及角度,使异向的螺母由于受力及轨道宽度原因自然掉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力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螺母定向排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螺母定向排序装置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螺母定向排序装置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螺母夹取组件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薄型植入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振动盘的立体放大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正反筛选挡件的俯视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薄型植入螺母顺利通过正反筛选挡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薄型植入螺母无法通过正反筛选挡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侧向的薄型植入螺母无法通过正反筛选挡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7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蜗杆检测的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码管自动排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