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VR眼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7008.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范卫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信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vr 眼镜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支架,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VR眼镜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VR眼镜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喜爱,很多人也很享受VR眼镜带来的虚拟现实体验,然而眼镜佩戴时需要通过眼镜支架将其放置在体验者鼻子上,长时间佩戴鼻子经常会出现出汗、不透气和冒油等现象,体验者会感觉不舒适,眼镜支架也会产生污垢,不便于多人体验使用。
市场上很多公司或运营商为了宣传VR眼镜的真实体验效果,往往会在公共场所放置一款VR眼镜供人们来体验,体验的人群有儿童或少年或成年人或老年人,由于每个年龄段的体验者的鼻型大小不一,长时间体验观看鼻子上会出现压痕,会有疼痛感,感觉不舒适;而现有VR眼镜的鼻托结构,一般都是与眼镜架一体成型,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气,舒适,干净,能调节鼻托、满足大部分体验者需求等特点的新型VR眼镜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VR眼镜支架,包括眼镜支架和鼻托;其中:所述的鼻托卡扣在眼镜支架内,所述的眼镜支架中间有缺口,鼻托安装在缺口内,缺口两端为中空的腔体,所述的腔体一侧设有若干圆孔,所述的鼻托依次包括塑胶层、支撑条和硅胶层,所述的支撑条设置在塑胶层和硅胶层之间,所述的硅胶层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的塑胶层顶部设有活动连接件,塑胶层的两端为一体成型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插设在腔体内,移动块一侧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与腔体内的圆孔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条在塑胶层两侧分别设有2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塑胶层整体为“Ω”型,其顶部的活动连接件可向两边分开。
进一步的,所述的眼镜支架上设有透气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的眼镜支架和鼻托之间的空隙范围为0-1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和圆孔设有3个或4个。
本实用新型的VR眼镜支架将其设置成可调节的结构,可以满足各种鼻型人的需求,由于传统的眼镜支架一般设计成一体式的,虽然一体式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但是长时间佩戴后,鼻子上出现压痕,甚至会有疼痛感,这样给体验者鼻子带来一定的伤害;而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VR眼镜支架,体验者可根据鼻子大小任意调节眼镜支架宽窄,在体验过程中不会产生压迫感,佩戴舒适。
传统的VR眼镜支架大部分都是单层结构,不透气,长时间使用后会堆积汗渍和油渍,特别在公共场所免费体验时,一般都是很多人共用同一个眼镜,这样不卫生,且对皮肤不好,而本实用新型的眼镜支架采用双层结构,与鼻子接触的硅胶层上设有很多透气孔,鼻子可以通过塑胶层和硅胶层之间的空隙透气,不会污染眼镜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VR眼镜支架,包括眼镜支架1和鼻托2,其中:鼻托2卡扣在眼镜支架1内,眼镜支架1中间有缺口3,鼻托2安装在缺口内,缺口两端为中空的腔体11,腔体11一侧(内侧或外侧)设有若干圆孔。
鼻托2依次包括塑胶层21、支撑条22和硅胶层23,支撑条22设置在塑胶层21和硅胶层23之间,硅胶层23上设有若干透气孔,塑胶层21顶部设有活动连接件24,塑胶层21的两端为一体成型的移动块25,移动块25插设在腔体11内,移动块25的体积比腔体11内部空间的体积小,移动块25一侧设有若干凸起26,凸起26与腔体11内的圆孔相适应。
支撑条22在塑胶层21两侧分别设有2个,主要作用是支撑硅胶层23并使其与塑胶层21分开,中间留有空隙,便于鼻子透气。
塑胶层21整体为“Ω”型,其顶部的活动连接件24可向两边分开。
眼镜支架1上设有透气海绵,佩戴VR眼镜时,透气海绵与眼部接触,便于透气,不会使眼镜内部出现雾气,污染镜片,影响体验效果。
眼镜支架1和鼻托2之间的空隙范围为0-10mm,保证鼻托的尺寸最大能增大20mm。
凸起26和圆孔设有3个或4个,凸起26的数量与圆孔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信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信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7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