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草莓苗育苗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06051.8 | 申请日: | 2017-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4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草莓 育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草莓苗育苗盘,包括育苗板和设置在育苗板上的若干育苗孔,所述育苗板上设有若干输送流道,输送流道在靠近相应育苗孔的位置设有进液缺口,输送流道上方安装有底部带点滴孔的输液管。本实用新型设计在现有育苗板结构上设置了若干用于施肥浇灌的输送流道,可实现对育苗孔中植株的点滴灌溉施肥,具有人力成本低、植株施肥均匀的特点,可保证草莓苗的间距合理和生长均匀,植株光照充分,不易发生病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盘,具体为一种新型草莓苗育苗盘。
背景技术
随着农用土地的日益紧张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育苗盘培育草莓苗的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其不仅能有效减少土地占用率,并能实现草莓培育的大批量生长管理。
现有的草莓苗育苗盘一般由育苗板和设置在育苗板上的若干育苗孔构成,在培育时将相应的草莓种植在育苗孔中。
在此,现有育苗板上没有设置相应的施肥浇灌流道,结构中的相邻育苗孔之间间距过密,不仅易造成叶片相互遮蔽、受光不均匀,并会造成植株的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病变。
此外,以上结构的育苗盘完全采用人工施肥,不仅耗费人力,且会弄湿植株叶面,出现水滴滴溅现象,容易导致病菌传播感染;同时由于作业者实际操作的偏差,很容易造成各个植株间的施肥浇水不均,进而发生局部植株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现象,很容易引发炭疽病,其将严重危害着草莓苗的生长培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草莓苗育苗盘。其在现有育苗板结构上设置了若干用于施肥浇灌的输送流道,可实现对育苗孔中植株的点滴灌溉施肥,具有人力成本低、植株施肥均匀的特点,可保证草莓苗的间距合理和生长均匀,植株光照充分,不易发生病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草莓苗育苗盘,包括育苗板和设置在育苗板上的若干育苗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板上设有若干输送流道,输送流道在靠近相应育苗孔的位置设有进液缺口,输送流道上方安装有底部带点滴孔的输液管。
进一步的,上述育苗孔呈纵横排列布局,所述输送流道也呈纵横交错布局,每个育苗孔至少有两侧边分别对应一横向输送流道和一纵向输送流道。
进一步的,上述横向输送流道和纵向输送流道的交错部位设有固定柱,固定柱将相应的输送流道截流并使输液管安装位置上抬。
进一步的,上述横向输送流道或纵向输送流道在相邻育苗孔的中间部位设有截流隔板。
进一步的,上述育苗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结构,育苗孔的底部设有排水孔。
进一步的,上述育苗孔的内壁设有倾斜布局的椭圆形导流槽,椭圆形导流槽的最高部对应一进液缺口位置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育苗板在每道输送流道边缘间隔布局有若干固定孔组,每个固定孔组包含有两个分别位于输送流道两侧的固定孔,两固定孔通过绑带或金属丝将输液管有效定位在输送流道上方。
本实用新型育苗板在相应育苗孔之间布局设置有纵横交错的输送流道,不仅能有效拉大相邻育苗孔之间的间距,使植株布局合理、光照充分,同时其结合点滴输液管设置于一体,可实现自动化的点滴灌溉施肥。这样的布局设置不仅能有效降低人力成本,保证植株灌溉施肥均匀,能有效避免植株出现局部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现象,提升草莓苗的整体培育质量。同时整个施肥过程不会弄湿叶面,也不会出现水滴滴溅现象,能有效避免病菌的水滴溅射传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60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前横置板簧麦弗逊式悬架分装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