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厚大铸件的浇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5283.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6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兵;陈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志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铸件 浇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形铸件的铸造模具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形厚大铸件的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环形铸件在机械行业中应用特别多,比如锻压机床的飞轮、大齿轮等,此类产品在机床中要求很高,且飞轮要求做静、动平衡,大齿轮不得有任何的铸造缺陷。
当前铸造过程中,通用的浇注进水方式是:第一种,侧面的底部浇注进水模式;第二种是,侧面的顶部注进水模式;第三种是,侧面的底部浇注进水和侧面的顶部注进水混合;此三种进水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都是从一侧面进水,这样进水不均匀,浇注过程中和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差较大,从而导致铸件内部组织的密度相差很大,甚至局部产生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另外,在浇注过程中还会产生冲砂而导致铸件粘砂、夹砂的现象,从而造成铸件废品率极高,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
故有必要对现有环形铸件的铸造模具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环形厚大铸件的浇注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形厚大铸件的浇注模具,包括上型模、下型模和直浇道,所述直浇道一端伸出于上型模的上表面外部,所述直浇道的中间段设置有集碴道,集碴道的内圆直径大于直浇道的内圆直径,集碴道的底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直浇道另一端伸入下型模内部后连接有两条内浇道,所述内浇道一端与型腔的底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两条内浇道之间的夹角呈180度。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的下表面、下型模的上表面和型腔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浇道另一端与直浇道另一端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H。
进一步地,所述内浇道一端与型腔底部的中间位置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直浇道、集碴道和内浇道均采用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形厚大铸件的浇注模具,包括上型模、下型模和直浇道,所述直浇道一端伸出于上型模的上表面外部,所述直浇道的中间段设置有集碴道,集碴道的内圆直径大于直浇道的内圆直径,集碴道的底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直浇道另一端伸入下型模内部后连接有两条内浇道,所述内浇道一端与型腔的底部相连通。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直浇道从环形铸件的中圆进入,通过内浇道从底部均匀进水,本装置的流道能够让铁液保持均匀地速度进入型腔各部,进而保证型腔内部铁液温度均匀,凝固速度均匀,不易产生缩松、缩孔等缺陷;另外,由于型腔各部温度相差不大,在浇注过程中,也不易发生冲砂现象,从而避免了出现铸件粘砂、夹砂等缺陷,极大地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型模;2、下型模;3、直浇道;4、集碴道;5、滤网;
6、型腔;7、内浇道;H、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形厚大铸件的浇注模具,包括上型模1、下型模2和直浇道3,所述直浇道3一端伸出于上型模1的上表面外部,所述直浇道3的中间段设置有集碴道4,集碴道4的内圆直径大于直浇道3的内圆直径,集碴道4的底部设置有滤网5。
所述直浇道3另一端伸入下型模2内部后连接有两条内浇道7,即内浇道7置于下型模2内部;本实用新型的两条内浇道7之间的夹角呈180度。
所述内浇道7一端与型腔6的底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内浇道7一端优选与型腔6底部的中间位置相连通,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铸件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浇注原理为:铁液从直浇道3进入,经过集碴道4的滤网5过滤废碴,过滤后的铁液继续由直浇道3进入,并通过内浇道7进入型腔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滤网5的下表面、下型模2的上表面和型腔6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设置能够方便脱模,也可便于隔离废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内浇道7另一端与直浇道3另一端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H,这样设置是为了能够控制铁液进入内浇道7的压力,进而提高铸件品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直浇道3、集碴道4和内浇道7均采用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志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志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5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