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削笔器的笔进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4107.6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建永 |
主分类号: | B43L23/00 | 分类号: | B43L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61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削笔器 进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削笔器的笔进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各样的削笔器众多,性能也类似相同,其产品进笔装置结构的优劣对产品的性能有直接影响,现消费者反映削笔器的笔进退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削笔时铅笔进给不稳定、手感不顺畅、有异响,使用寿命不长、很难退笔,切削时铅笔容易打转、齿轮咬合不连贯送笔有停顿,难以使用。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201610142293.6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进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侧插接有齿盘,齿盘的前端面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齿条,齿盘的上方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底座上,转轴上均固定有滚笔皮圈,位于上方滚笔皮圈的右侧以及位于下方滚笔皮圈的左侧均设有套设在转轴上的斜齿齿轮,斜齿齿轮与所述齿盘上设置的齿条啮合。这种自动进笔装置结构新颖,优化了产品结构,但是其缺陷在于斜齿齿轮与滚笔皮圈之间容易打滑,这样会造成送笔会有停顿,不顺畅,切削时铅笔容易打转,因此需要对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笔进退稳定的削笔器的笔进退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削笔器的笔进退装置,包括底座、齿盘、设置在底座上的二个平行的转轴以及套设在转轴上的摩擦轮和斜齿轮,齿盘设置在底座的前侧,齿盘的前表面上设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齿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是由注塑成型的内轮与包覆在内轮外的胶轮组合而成,斜齿轮的一端外周面上呈圆周凸设有与齿盘的齿条相啮合的斜齿,斜齿轮的另一端端部成型有与摩擦轮相抵的齿面。
作为改进,所述摩擦轮的外侧面成型为向中部内凹的弧面,斜齿轮与摩擦轮相抵的一端为与摩擦轮的端面相配合的缩径段,齿面沿斜齿轮的缩径段的端面环形分布。
作为改进,底座的前表面分别成型有四个用于安装转轴的支架,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架上、位于底座的前端左右两侧,摩擦轮、斜齿轮分别套设在转轴上,其中一个转轴上的斜齿轮位于摩擦轮的上方,斜齿轮的上端与齿盘相啮合,斜齿轮的下端设有齿面与摩擦轮的上端相抵;另一个转轴上的斜齿轮位于摩擦轮的下方,斜齿轮的下端与齿盘相啮合,斜齿轮的上端设有齿面与摩擦轮的下端相抵。
作为改进,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与摩擦轮的另一端相抵的轴套,轴套的端面上成型有与摩擦轮相抵的环形齿面。
再改进,所述齿盘为设有中心圆孔的圆盘状结构,齿盘的后端设有与底座相插接的凸环,底座的中部开设有供凸环插接的圆形槽孔。
再改进,所述凸环的里端为与底座的圆形槽孔相配合的圆环结构,凸环的外端为环向开设有间隔槽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外侧凸设有与底座的后端相抵限位的卡脚。
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呈六边形,支架设置在六边形的上下二边的四角位置,在支架的上端成型为供转轴的轴端卡入的C形轴座。
最后,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将底座固定在产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摩擦轮的材质进行改进,采用内部为塑料、外部包塑胶,这样当铅笔传到位置后,摩擦轮不会损坏铅笔的表面,又保证足够硬度;在斜齿轮的端部增设齿面,使得摩擦轮与齿面结合,相当于有离合过程,使得笔进退稳定,必要时候使摩擦轮与斜齿轮之间打滑,避免损坏齿轮传动机构;在轴套的端部也增设环形齿面,同样也有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笔进退稳定、手感更为顺畅,削铅笔时铅笔不易打转,同时噪音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建永,未经高建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41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