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辊间隙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3719.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5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廖盛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盛泉 |
主分类号: | B29C43/58 | 分类号: | B29C43/5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隙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压辊间隙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海绵类材料在复合时需要通过上下设置的一组压辊来对海绵进行复合,但是压辊之间的间隙不能调节,可能使得海绵类材料复合时被压辊压薄,影响产品的质量,压辊的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辊间隙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上下压辊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有效地杜绝海棉类材料在复合时被压辊压薄的现象。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带座轴承,各个所述带座轴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所述带座轴承的轴承座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在一气缸底座上,所述气缸底座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分别通过一连接杆与对应的所述气缸底座相连接,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上安装有带动所述偏心轮转动的调节手柄。
所述调节手柄安装在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的一端上,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穿套固定在一支撑底座上。
所述连接杆外套设有一固定套。
所述上压辊的转动轴的中心、下压辊的转动轴的中心、所述气缸的中轴线以及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的中心均在同一直线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辊间隙调节机构,通过偏心轮的转动带动气缸的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下压辊固定在一起,下压辊随之上下移动,上压辊固定不动,从而改变下压辊与上压辊之间的间距,达到调节间隙的目的。由于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因此可根据海绵的厚度进行间隙调节,有效地杜绝海棉类材料在复合时被压辊压薄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外套设有一固定套,用于增加气缸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气缸产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辊间隙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上压辊 1下压辊2
带座轴承 3气缸4
气缸底座 5偏心轮6
调节手柄 61 连接杆7
支撑底座 8固定套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压辊间隙调节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压辊1和下压辊2,下压辊2的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带座轴承3,各个带座轴承3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气缸4,气缸4的活塞杆与对应的带座轴承3的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各个气缸4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一气缸底座5上,气缸底座5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偏心轮6,偏心轮6分别通过一连接杆7与对应的气缸底座5相连接,连接杆7的上端与气缸底座5固定连接,连接杆7的下端抵靠在偏心轮6的表面上,偏心轮6的偏心轴的一端上安装有带动偏心轮6转动的调节手柄61,偏心轮6的偏心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穿套固定在一支撑底座8上。优选的,上压辊1的转动轴的中心、下压辊2的转动轴的中心、气缸4的中轴线以及偏心轮6的偏心轴的中心均在同一直线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压辊间隙调节机构,通过偏心轮6的转动带动气缸4的上下移动,气缸4的活塞杆与下压辊2固定在一起,下压辊2随之上下移动,上压辊1固定不动,从而改变下压辊2与上压辊1之间的间距,达到调节间隙的目的。由于上压辊1和下压辊2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因此可根据海绵的厚度进行间隙调节,有效地杜绝海棉类材料在复合时被压辊压薄的现象。
进一步,连接杆7外套设有一固定套9,用于增加气缸4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气缸4产生晃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盛泉,未经廖盛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3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辊橡胶压延机用位移传感器
- 下一篇:连续式海绵发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