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模组并联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3623.7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龙林;丁杰;王志成;陈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并联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模组并联逆变器。
背景技术
现有大功率逆变器功率越做越大,一般每相采用多个三相模组并联的方式;而每个模组输出的滤波电抗器均为三进三出。
图1所示为常规多个三相模组并联逆变器,其各模组输出经滤波电抗器之后,并联到电容支路。各个模组的直流侧并联,由于模组间输出有功/无功的差异、模组间载波相位的差异等,都可能导致模组间存在共模和差模环流,因而要求输出滤波器满足滤波需要的同时,对模组间环流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图1中各模组输出端相连的滤波电抗器,不论是采用图2所示的由三个单相电抗器组合成的一个三相电抗器,还是采用图3所示的三相三柱电抗器,均需要多个电抗器,成本较高、体积都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组并联逆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多个电抗器而导致的成本高和体积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模组并联逆变器,包括多个模组、一个滤波电抗器及一个电容滤波支路;其中:
多个所述模组的直流侧并联;
多个所述模组的交流侧与所述滤波电抗器的多个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通过所述滤波电抗器实现并联汇流及滤波;
所述滤波电抗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滤波支路相连。
优选的,所述滤波电抗器包括:
主体电抗器、单组输出路径及多组输入路径;其中:
所述多组输入路径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模组的交流侧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多组输入路径的另一端相连,连接点与所述主体电抗器的一端相连;
所述主体电抗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组输出路径的一端相连;
所述单组输出路径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滤波支路相连。
优选的,所述输入路径为一组三相共轭抽头;
所述输出路径为一组三相抽头。
优选的,所述主体电抗器为三相三柱电抗器。
优选的,所述输入路径为一组两相共轭抽头;
所述输出路径为一组两相抽头。
优选的,所述主体电抗器为两相两柱电抗器。
优选的,所述模组为三相全桥逆变电路或者三相半桥逆变电路。
优选的,所述电容滤波支路为C滤波、RC滤波或者RLC滤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多模组并联逆变器,包括多个模组、一个滤波电抗器及一个电容滤波支路;其多个所述模组的直流侧并联,交流侧通过滤波电抗器实现并联汇流及滤波;滤波电抗器的输出端与电容滤波支路相连;也即,通过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滤波电抗器实现多个模组的交流侧并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多个电抗器而导致的成本高和体积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内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内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多模组并联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滤波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滤波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模组并联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波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三相两模组并联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组并联逆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多个电抗器而导致的成本高和体积大的问题。
具体的,该多模组并联逆变器,参见图4,包括多个模组100、一个滤波电抗器200及一个电容滤波支路300;其中:
多个模组100的直流侧并联;
多个模组100的交流侧与滤波电抗器200的多个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通过滤波电抗器200实现并联汇流及滤波;
滤波电抗器200的输出端与电容滤波支路300相连。
具体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3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肩部按摩靠枕
- 下一篇: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