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脑室外引流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3472.5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6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梅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加明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支撑臂 引流 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室外 高度区间 主支撑臂 横杆 侧向 脑室外引流术 悬挂 上下活动 上下移动 激光笔 引流管 引流瓶 挂孔 颅脑 竖直 医疗器械 反馈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侧脑室外引流悬挂装置,侧脑室外引流悬挂装置,包括竖直的圆柱形主支撑臂和设置在插入该主支撑臂能上下活动的副支撑臂,所述副支撑臂顶端设有侧向横杆且横杆上设有用于悬挂外引流瓶的挂孔,所述副支撑臂上设有上下移动用于确定对应出颅脑端的外引流管“0”点和实际悬挂高度的激光笔,所述副支撑臂上还设有三个高度区间,不同高度区间具有不同颜色。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设计来满足目前临床侧脑室外引流术对分析和指导的要求,操作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临床实验反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侧脑室外引流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经额角穿刺的侧脑室外引流术能有效缓解因脑室积血或肿瘤等原因导致三四脑室梗阻所引起的急性脑积水症状。其作用在于不仅能有效释放脑脊液缓解颅内高压,还能向外排放脑内的积血。然而脑室外引流仅仅是暂时性的通过适当释放脑室内积水或/和血缓解急性颅内压,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两周,争取尽早拔除以减少其最大并发症—颅内感染的发生。人脑每天大约产生500ml脑脊液,脑室外引流量应根据具体病人与病情而定,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度引流产生低颅压容易引起颅内出血等风险,引流不够则不能有效缓解颅内压症状达不到外引流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通过调整引流管距离额角高度来控制脑脊液外引流量,以此达到临床对颅内压理想控制的目的,但是外引流管容易并发颅内感染,故而不能长久植入,需尽早拔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侧脑室外引流悬挂装置,以克服传统侧脑室外引流悬挂高度难以精确、悬挂高度区域预警性缺乏、外引流瓶无处悬挂、颅内压监测仪无处放置以及悬挂装置无法移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侧脑室外引流悬挂装置,包括竖直的圆柱形主支撑臂和设置在插入该主支撑臂能上下活动的副支撑臂,所述副支撑臂顶端设有侧向横杆且横杆上设有用于悬挂外引流瓶的挂孔,所述副支撑臂上设有上下移动用于确定对应出颅脑端的外引流管“0”点和实际悬挂高度的激光笔,所述副支撑臂上还设有三个高度区间,不同高度区间具有不同颜色。
所述主支撑臂上还设有方便放置颅内压检测仪的载物盘,该载物盘与主支撑臂可拆卸连接。
所述挂孔能被挂钩或者挂环替代。
所述主支撑臂的底部设计为可移动式底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脑室外引流悬挂装置,以克服传统侧脑室外引流悬挂高度难以精确、悬挂高度区域预警性缺乏、外引流瓶无处悬挂、颅内压监测仪无处放置以及悬挂装置无法移动的问题,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红外线激光笔对准侧脑室额角穿刺点进行外引流管悬挂高度的“0”点校零,解决临床工作中对“0”点把握不准确问题;
2)通过将临床工作中的外引流管悬挂高度设定三种悬挂阈值区间,同时予以标记不同颜色,有利于临床通过对外引流管悬挂高度、颅内压监测仪和脑脊液外引流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指导工作;
3)在外引流高度阈值区间中间设计可上下移动的红外线激光笔,通过激光对准外引流管高度确定外引流管的实际悬挂高度;
4)在外引流装置的上设计的载物台,方便颅内压检测仪的放置;
5)外引流装置的底座设计为可移动式底盘,有利于外引流装置的移动。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通过结构设计来满足目前临床侧脑室外引流术对脑室外引流装置悬挂的整体要求,操作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临床实验反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加明,未经梅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3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集器及经血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脑脊液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