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增强润滑密封效果的浇注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2923.3 | 申请日: | 201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4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佑涛;何宁;潘玲其;张陈雄;陈维贤;李博;邵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飞龙聚氨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8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润滑 密封 效果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组份或多组份高分子化工原料使用的一种连续生产作业的浇注头,尤其是应用于全自动无溶剂PU(聚氨酯)合成革专用涂布机涂布用的一种可增强润滑密封效果的浇注头。
背景技术
全自动无溶剂合成革专用涂布设备,是在聚氨酯类发泡机或弹性体浇注机基础上研制开发的。无溶剂合成革与聚氨酯类材料机理相同,但生产方式工作模式完全不同,聚氨酯类发泡机或弹性体浇注机是注入模具形成所需制品,是间歇式工作模式;而无溶剂合成革设备是连续性工作模式。目前聚氨酯类发泡机或弹性体浇注机见图1,PU生产原料通过聚醚多元醇入口端11和异氰酸酯入口端4注入配液组合阀体3由其内通道同时分别从聚醚多元醇注入口10和异氰酸酯注入口9进入混合腔5,在连续性工作模式下,传动轴1带动混合头6高速搅拌时,密封组件2会摩擦生热,高速旋转的混合头与物料碰撞也生产许多热量,使混合腔的混合原料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升高让混合物反应加快,使混合腔5内产生一定的压力,长期工作时使混合原料通过导向带13进入密封带2,这样长期运转下来,物料会结晶固化在密封带,密封带起不到密封作用,使混合物料串至轴承位,使轴承结死不能工作,降低机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利用生产原料聚醚多元醇本身具有润滑性能来满足连续生产模式并提高使用寿命的一种可增强润滑密封效果的浇注头。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浇注头的基础上在原料聚醚多元醇进入混合腔前先进入一缓冲润滑密封环腔12,现有浇注头,包括配液组合阀体3、传动轴1、密封组件2、混合套7、混合头6,传动轴通过密封组件穿过配液组合阀体导向带13与混合头固定连接,混合套包容混合头形成混合腔5,配液组合阀体两侧有聚醚多元醇入口端11和异氰酸酯入口端4,通过独立内通道分别从聚醚多元醇注入口10和异氰酸酯注入口9进入混合腔5,混合腔底部有出料口8,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将与混合腔5相邻的一段导向带改为环形的润滑密封环腔12,原料从聚醚多元醇入口端进入配液组合阀体原通向混合腔5的内通道改道与之相通,原密封带和导向带都存在,只利用聚醚多元醇原料常温下为液体并有润滑性能,在混合腔5轴上端形成阻隔带,虽然混合腔的混合原料温度依然会升高,混合物反应会加快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本润滑密封环腔12能起到缓冲阻隔作用,可阻止混合料通过导向带,进入密封带,而部分聚醚多元醇在一定压力下进导向带和密封带也可利用其润滑性能来做辅助润滑,导向带间隙为滑动配合,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下至上也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在聚醚多元醇作用下起密封作用,以满足连续生产工况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浇注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A-A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并给出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增强润滑密封效果的浇注头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该浇注头,包括配液组合阀体3、传动轴1、密封组件2、混合套7、混合头6,传动轴通过密封组件穿过配液组合阀体导向带和润滑密封环腔12与混合头固定连接,混合套包容混合头形成混合腔5,配液组合阀体两侧有聚醚多元醇入口端11和异氰酸酯入口端4,通过独立内通道分别进入混合腔5,混合腔底部有出料口8,所述润滑密封环腔12是混合腔5相邻的配液组合阀体一段环形的腔体,聚醚多元醇入口端进入配液组合阀体的内通道与之相通,本实用新型利用聚醚多元醇原料常温下为液体且具有润滑性能,在混合腔5轴上端形成一个阻隔带,虽然混合腔的混合原料温度依然会升高,混合物反应加快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本润滑密封环腔能起到缓冲作用,可阻止混合料通过导向带,进入密封带,而部分聚醚多元醇在一定压力下进导向带和密封带也可利用其润滑性能来做辅助润滑,导向带间隙为滑动配合,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从下至上也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在聚醚多元醇作用下起密封作用,以满足连续生产工况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飞龙聚氨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飞龙聚氨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2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