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及地线的覆冰厚度测量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2761.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彬;潘浩;魏锋;李楠潇;王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地线 厚度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覆冰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及地线的覆冰厚度测量尺。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覆冰现象在输变电系统中十分普遍,覆冰会引起导线舞动、杆塔倾斜倒塌、断线及绝缘子闪络等问题,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的同时也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输电线路在设计时,会依据输电线路所处位置的气候条件、历史观察数据及经验等,设计一定的冗余度,根据冗余度制定输电线路覆冰允许厚度。我国作为世界上输电线路覆冰重灾国之一,输电线路冰灾事故频繁发生,完善的输电线路覆冰检测技术是其安全且稳定运行的保证,同时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覆冰检测最基本的检测内容是对覆冰厚度的检测,然后将检测到的覆冰厚度和覆冰允许厚度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出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内。
现有技术中,测量导线和地线覆冰厚度的常见方法为:在导线未覆冰之前,先在铁塔塔材上放置几根模拟导线,用于模拟导线、地线覆冰时的情景,其中,模拟导线不需要施加电压,当导线和地线覆冰之后,对模拟导线进行覆冰厚度测量,测量时,需要两个人配合进行,即其中一人手扶模拟导线,另一人通过钢卷尺测量模拟导线覆冰后的直径或周长,然后根据直径或周长计算出覆冰后的模拟导线半径,最后将覆冰后的模拟导线半径与未覆冰之前模拟导线的半径的差值视为导线的覆冰厚度。
然而,现有技术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将覆冰与钢卷尺呈90°垂直,如稍有轻微偏斜,则会影响测量结果,导致导线或地线覆冰厚度测量准确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覆冰厚度测量准确性低的问题,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线及地线的覆冰厚度测量尺,包括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包括两个匹配啮合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包括固定连接在同一延伸方向上的夹头和手柄,靠近所述手柄的两个夹头通过连接轴铆接;
所述夹头上依次设置有平面夹持口、半圆形夹持口和钢尺,两个所述夹头结合后,所述半圆形夹持口组成一圆形夹持口,所述钢尺靠近所述连接轴且通过铆钉与任一所述夹头铆接。
可选地,所述钢尺的铆接点位于两个所述夹头的啮合面边缘。
可选地,所述钢尺的两面均标有刻度,所述钢尺其中一面刻度的零刻度线设置于铆接点处、另一面刻度的零刻度线设置于距离铆接点2cm处。
可选地,所述钢尺的铆接点于两个所述夹头啮合面的间距为2cm。
可选地,所述钢尺仅一面标有刻度,所述刻度的零刻度线设置于铆接点处。
可选地,面向所述夹头的钢尺的一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靠近所述连接轴,所述夹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手柄之间。
可选地,所述平面夹持口和半圆形夹持口均沿两个所述夹头的啮合面对称。
可选地,所述平面夹持口和半圆形夹持口内均设置有防滑齿。
可选地,所述线夹本体包括平口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线及地线的覆冰厚度测量尺包括线夹本体,其中,线夹本体包括两个匹配啮合的夹持板,夹持板包括固定连接在同一延伸方向上的夹头和手柄,靠近手柄的两个夹头通过连接轴铆接,夹头上依次设置有平面夹持口、半圆形夹持口和钢尺,两个夹头结合后,半圆形夹持口组成一圆形夹持口,钢尺靠近连接轴且通过铆钉与任一夹头铆接。两个夹持口在分别夹持塔材等平面、导线等圆形或其他加持物时更加稳定,具有覆冰厚度测量准确的优点。另外,通过铆钉固定的折叠测量钢尺操作更加简单,读数方便,便于野外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线及地线的覆冰厚度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线及地线的覆冰厚度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线夹本体,2-钢尺,3-铆钉,4-平面夹持口,5-半圆形夹持口,6-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2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形图像的显示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拓展简谱的数码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