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自动切割装置及切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2749.2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3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周华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3/08;B23Q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体 蒸发器 自动 切割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体蒸发器的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自动切割装置及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临,同时面临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人工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国内几乎所有大型工厂都在寻求各种形式的工业自动化举措,现代工厂的“去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空调自动化领域中,分体蒸发器的切割组装等工艺现在几乎全部依赖人工。这主要是因为蒸发器的成型工艺中,如穿管、胀管和脱脂烘干等工序都会直接导致成品的整体尺寸偏差较大,同时存在应力不均和热变形等异常,都会导致形位公差要求较高的分体蒸发器的切割组装工艺的自动化难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自动切割装置及切割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分体蒸发器人工切割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自动切割装置,包括,
具有一条形切割孔的工作台;
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切割台;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定位气缸和放置于切割台上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定位杆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于所述切割台上作往返运动;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块和驱动压紧块将分体蒸发器紧压于所述切割台上的压紧气缸;
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一设于所述切割孔下方的滑轨,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切割孔并延伸至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切刀,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作往返运动的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压紧块连接的压杆及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和压紧气缸均一端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另一端与所述压杆铰接,所述压紧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压杆以支撑座为轴心旋转并使压紧块作远离和靠近所述切割台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切割机构还包括一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减速器、与所述减速器连接的同步轮、与所述同步轮连接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与所述滑块连接并带动所述滑块于所述滑轨上运动。
优选的,所述切割台、定位气缸、压紧机构均为两个,且均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气缸均与所述定位杆铰接,使其中一所述定位气缸能够驱动定位杆相对另一定位气缸旋转。
优选的,两个所述切割台沿切割孔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设置于压紧气缸和压紧块之间。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切割系统,包括两个反向相对设置的上述自动切割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切割台和与机械手臂相配合的定位机构,可将待切割的分体蒸发器准确定位于切割台上,并通过压紧机构将分体蒸发器固定于切割台上,再通过切割机构将分体蒸发器按规定的切割线切割,实现了分体蒸发器的高精度自动切割,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自动切割装置的立体切割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自动切割装置的主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切割系统,其包括两个反向相对设置的用于分体蒸发器的自动切割装置,该自动切割装置包括,
具有一条形切割孔211的工作台21;
设于所述工作台21上的切割台22;
定位机构23,所述定位机构23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21上的定位气缸231和放置于切割台22上的定位杆232,所述定位气缸231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定位杆232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杆232于所述切割台22上作往返运动;
压紧机构24,所述压紧机构24包括压紧块241和驱动压紧块241将分体蒸发器紧5压于所述切割台22上的压紧气缸2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周华,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2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激光定位的建筑材料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下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