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植物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2530.2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1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万成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7/02 | 分类号: | A01G27/02;A01G13/00;G01K7/22;G01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植物 养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园林植物养护装置,属于园林景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园林植物养护是为使园林植物生长良好,提高观赏效果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856681.2的一种园林植物养护装置。现有的园林植物都是靠雨水和人工浇灌自来水来养护的,人工浇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灌溉时喷出的水柱大了会浇倒植物,影响植物生长,如果水柱小了,植物吃水不透,严重影响植物生长。本产品其组成包括:园林植物养护架(1),所述的园林植物养护架连接园林植物盆支撑架(2),所述的园林植物盆支撑架连接连接园林植物盆(3),所述的园林植物盆内盘绕有营养液输送管(4),所述的园林植物养护架连接送水管(5),所述的送水管连接自动喷头(6),所述的自动喷头连接水箱(7),所述的营养液输送管连接营养液箱(8),所述的自动喷头位于所述的园林植物盆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用于养护园林植物。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水箱经过阳光直射时水温容易上升,温度过高的水容易影响植物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植物养护装置,以解决水箱经过阳光直射时水温容易上升,温度过高的水容易影响植物生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园林植物养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出水管口、养护盘、连件套、支撑分流管、水温检测装置、抽水管、水泵接线、电源插座、接水箱,所述养护盘为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养护盘两侧分设为四排等距排列,上排两侧与下排两侧之间的平行距离不相等,呈上窄下宽状,所述养护盘两端横截面与连件套内侧横截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所述养护盘每排长度相等且两侧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养护盘上侧表面设有等距一字型排列的出水管口,出水管口为圆形,所述养护盘左右两侧与连件套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养护盘下排左端通过支撑分流管与水温检测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分流管与抽水管内腔相连通,所述抽水管下端伸入与接水箱内部,所述接水箱通过抽水管与水温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水温检测装置由联通管、热敏电阻、双金属片、传输电路、处理电路、发声口组成,所述联通管内侧下接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内置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与接水箱相连接,所述双金属片下端与热敏电阻连接,所述传输电路分别与双金属片与处理电路连接,所述处理电路内接发声口端口,所述联通管与支撑分流管左右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件套与支撑分流管接口连接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接线外接电源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箱内设有水泵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分流管左右两侧与水温检测装置下段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口下侧通过养护盘内腔与支撑分流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温检测装置与显示表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联通管端口为螺纹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水温检测装置,通过热敏电阻安装在抽水管内与水接触并感知水温的高低,由双金属片进行接收,信号通过传输电路送至处理电路对比,水温过高时由发声口进行报警提示,及时通知作业人员进行更换,防止植物根部受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植物养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温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中:出水管口-1、养护盘-2、连件套-3、支撑分流管-4、水温检测装置-5、联通管-501、热敏电阻-502、双金属片-503、传输电路-504、处理电路-505、发声口-506、抽水管-6、水泵接线-7、电源插座-8、接水箱-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万成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万成生态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2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