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传媒用展示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2377.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F15/00 | 分类号: | G09F15/00;G09F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传媒 展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媒信息展示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传媒用展示架。
背景技术
在传媒行业,媒体经常需要在一些公共场所内放置一些宣传、展示用的海报架或展示架。这些海报架或展示架一般都是不能折叠的,或者折叠后依然占用很大空间不方便携带,容易与其他物品发生剐蹭影响海报架或展示架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部分零件的丢失,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中国专利CN 204315200U公开了一种展示架,通过折叠侧框架方便展示架的运输和仓储,然而,该展示架结构复杂,折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此外,宣传、展示结束后需要将宣传海报或展示板从海报架或展示架上撕下,造成宣传海报或展示板的损坏,不能再次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传媒用展示架,用于解决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简单、便于收纳携带和承载多种传媒信息的便携式传媒用展示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携式传媒用展示架,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上架体、中间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外延,所述中间架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内延,所述上架体与中间架体活动连接,所述中间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外延,所述下架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内延,所述中间架体与下架体活动连接,所述上架体和中间架体的底部均设有活动块和固定块,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设有滑头,所述固定块设有半滑轨,所述半滑轨的两端均设有止滑头,所述活动块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上架体的顶部和下架体的底部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和第二支架的前端均设有突触和突块,所述突触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突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后端设有通孔;所述下架体的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有拉盖、固定扣和背带,所述固定扣与背带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架体的侧面设有环扣,所述环扣与背带的上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架体、中间架体和下架体的横截面是正方形,所述第一外延的外边长大于第一内延的内边长,所述第二外延的外边长大于第二内延的内边长。
进一步的,所述上架体和中间架体活动块的数量均是4,所述活动块是实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数量是8,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大于下架体横截面的边长。
进一步的,所述上架体的固定块顶部到第一外延顶部的距离等于第一内延的高度,所述中间架体的固定块顶部到第二外延顶部的距离等于第二内延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环扣的数量是2,所述环扣设于下架体的同一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背带是尼龙材质,所述背带的长度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将架体设置成可收纳的上架体、中间架体和下架体,通过移动活动块与固定块的相对位置,选择将架体处于收纳或者展开状态,结构简单;多数量的支架和支架上的突触能够同时固定和展示多数量的传媒海报;通过转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上架体、第一支架与下架体之间的转动角度,将支架收纳于架体四周,结构巧妙,节约空间,同时减少支架与其他物体的剐蹭,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工作结束后,将下架体凹槽内可调节长度的背带与下架体侧面的环扣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将收纳的架体背于身后,解放双手,随身携带。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巧妙简单,便于收纳携带,承载多种传媒信息的便携式传媒用展示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架的分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架体和中间架体的分体示意图;
图5为活动块与固定块的分体示意图;
图6为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凹槽,2-架体,3-支架,4-活动块,5-固定块,6-传媒海报,11-拉盖,12-固定扣,13-背带,14-环扣,21-上架体,22-中间架体,23-下架体,24-第一外延,25-第一内延,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突触,34-突块,35-通孔,41-滑头,51-半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23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场营销用展台
- 下一篇:违法粘贴广告物表面的雨水污染防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