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分拣线用匝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1916.1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8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北人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3/02 | 分类号: | B07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分拣 匝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物流分拣线用匝道。
背景技术
在现代物流仓库中,在对货物进行堆积搬运分类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货物进行汇集输送,从多个工位或者流水线上将货物汇集到一个流水线上,现有技术中的仓库或物流仓库中通常采用叉车或者其他物流器械进行搬运,在进行货物汇集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物流轨道进行汇集货物的,但是其通常没有采用智能控制,容易发生货物在汇集处堵塞,并且容易出现轨道空运行的情况,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序进料、进料效率高的物流分拣线用匝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流分拣线用匝道,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主线、支线、变频器和总控制器,所述变频器分别与主线和支线电连接,所述变频器和总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所述总控制器分别与主线和支线双向电连接,所述支线设置在主线的端部和两侧,所述主线和支线固定连接,所述主线的两侧设置有主线光电传感器,所述支线上设置有进料区和排队等待区,所述排队等待区靠近主线,所述进料区与排队等待区相连,所述进料区的两侧设置有进料区光电传感器,所述排队等待区两侧设置有排队等待区光电传感器,所述总控制器内设置有与主线光电传感器、进料区光电传感器和排队等待区光电传感器相对应的编程控制器,所述编程控制器内设置有传感信号接收器和计时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线的上方设置有主线滚筒,所述主线的下方设置有主线滚筒驱动机构,所述主线滚筒驱动机构与主线滚筒传动连接,所述主线滚筒驱动机构与变频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区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区驱动机构,所述进料区的上方设置有进料滚筒,所述进料滚筒与进料区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进料区驱动机构与变频器电连接,所述排队等待区的下方设置有排队等待区驱动机构,所述排队等待区的的上方设置有排队等待区滚筒,所述排队等待区驱动机构和排队等待区滚筒传动连接,所述排队等待区驱动机构与变频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匝道的主线和支线的进料区以及排队等待区上设置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传感器感应主线和支线上的货物状态,并且通过编程控制器对在排队等待区的货物等待时间进行记录,通过总控制器控制变频器,从而控制主线和支线上的滚筒协调运行,从而实现货物的有序进料,提高了进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物流分拣线用匝道,包括主线1、支线2、变频器3和总控制器4,变频器3分别与主线1和支线2电连接,变频器3用来控制主线1和支线2上的驱动机构,从而控制主线1和支线2的运行。可行的,变频器3和总控制器4双向电连接,总控制器4可以控制变频器3的控制信号发出,可行的,总控制器4可以通过预设程序进行控制变频器3的运行。此外,支线2可以设置有多个,设置在主线1的端部和两侧。可行的,主线1和支线2可以采用多段滚筒线组成从而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每一段滚筒可以采用独立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可行的,可以采用驱动电机进行驱动,驱动电机与滚筒之间可以采用链条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
总控制器4分别与主线1和支线2双向电连接,主线1的两侧设置有主线光电传感器11,主线光电传感器11与总控制器4双向电连接,主线光电传感器11可以将感应的信号传送给总控制器4也可以控制主线光电传感器11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北人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北人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1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