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1389.4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光电 耦合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器件,尤其是可以检测输入端信号强度以及将采集到的输入端信号强度输出的光电耦合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光电耦合器件没有对输入端信号检测的功能,导致用户无法得知实际的光电耦合器件输入端信号强度,所以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损坏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输入端信号强度高于光电耦合器件的正常工作范围,导致光电耦合器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光电耦合器件,在普通光电耦合器件的基础上,增加了输入端信号强度的检测功能,并且增加了将采集到的输入端信号强度输出的功能。克服了现有光电耦合器件没有对输入端信号检测的功能以及没有将采集到的输入端信号强度输出的功能导致光电耦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器件,该一种新型光电耦合器件在普通光电耦合器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光敏二极管和模/数转换芯片,增加了输入端信号强度的检测功能,并且增加了将采集到的输入端信号强度输出的功能。
该光电耦合器件在普通光电耦合器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光敏二极管D1,型号为2CU5;模/数转换芯片J1,型号为HX711;三极管Q1,型号为S8550;电容C1、C2,型号为瓷片电容;电阻R1,型号为精度5%的碳膜电阻;光敏二极管D1的阴极与新型光电耦合器件的第5引脚、模/数转换芯片J1的DVDD引脚、电容C1、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光敏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阻R1、模/数转换芯片J1的INPA引脚连接,三级管Q1的基极与模/数转换芯片J1的BASE引脚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与模/数转换芯片J1的AVDD引脚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与模/数转换芯片J1的AVDD引脚连接、另一端与模/数转换芯片J1的AGND引脚连接,模/数转换芯片J1的INNA引脚与电容C1、电阻R1、模/数转换芯片J1的AGND引脚、新型光电耦合器件的第6引脚连接,模/数转换芯片J1的DOUT引脚与新型光电耦合器件的第7引脚连接,模/数转换芯片J1的PD_SCK引脚与新型光电耦合器件的第8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光电耦合器件的原有功能全部保留,同时能够对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并且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用户可以通过该输出信号对光电耦合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以此确保光电耦合器件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电耦合器件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光电耦合器件的使用过程中,光电耦合器件的第5脚接5V电源正,第6脚接5V电源负,光电耦合器件输入端第1、2脚没有输入时,发光二极管不亮,光敏二极管D1阻值较大,此时电阻R1上的电压较小,模/数转换芯片J1采集到的数值较小,当光电耦合器件输入端开始有信号时,发光二极管开始工作,输入端信号越强时,发光二极管亮度越亮,光敏二极管D1的阻值越小,此时电阻R1上的电压值越大,模/数转换芯片J1采集到的数值就越大。采集到的电压经过J1放大后,经过DOUT引脚和PD_SCK引脚将采集到的数值通过串口通讯进行输出,经CPU直接采集后可反应出1与2引脚之间的电压和电流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1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向器片间电性能自动检测机构
- 下一篇:汽车线路板测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