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圆弹性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00191.4 | 申请日: | 2017-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8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德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外圆弹性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车床上零件的定位均是通过三爪卡盘进行定位,但是由于三爪卡盘定位爪的设计,当零件受各定位爪的施力后受力不均匀易产生变形,从而无法保证零件的圆度,大大降低了生产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外圆弹性夹具,其不仅能够保持零件被夹持,同时还能保证零件的中心与车床主轴中心同心,避免零部件损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外圆弹性夹具,包括基盘,于所述基盘的内圈装配车床连接板,所述车床连接板的表面与过渡盘的一端的下台阶抵接,所述过渡盘的另一端与用于夹紧零件的弹性夹头抵接,沿所述弹性夹头的外周设置可沿轴向作行程并抱紧弹性夹头的斜锲盘,于所述斜锲盘的外周装配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底部与过渡盘的上台阶抵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沿所述弹性夹头的外周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使所述弹性夹头分隔形成夹头上半部及夹头下半部;于所述环形凹槽与夹头下半部的连接处、在所述弹性夹头上沿圆周方向开设多个第二开口,于所述夹头上半部上沿圆周方向开设多个第一开口;
各第一开口均沿轴向开设并延伸至所述环形凹槽处并与所述第二开口互为连通,互为相邻的各第一开口之间形成用于抱紧零件的夹瓣,于各夹瓣的外圈设置用于与斜锲盘配合的外锥面;
在所述过渡盘上沿圆周方向安装多个导向套,于所述车床连接板上沿圆周方向开设多个第一螺丝孔,于所述斜锲盘上沿圆周方向也开设多个第二螺丝孔,各第一螺丝孔与第二螺丝孔位置对应,所述车床连接板通过多个第一螺丝孔、内六角螺丝与过渡盘上各导向套的一端连接,所述斜锲盘通过多个第二螺丝孔、内六角螺丝与过渡盘中各导向套的另一端连接;
于所述斜锲盘的内圈设置内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利用外接驱动机构带动车床连接板运动,使斜锲盘位移并驱动各夹瓣沿径向收缩抱紧零件,从而实现对零件的夹持,其对零件表面的岁上小,使零件的加工精度高,同时还能保证零件与车床主轴同轴心,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盘;2、车床连接板;201、第一螺丝孔;3、过渡盘;301、导向套;302、内六角螺丝;303、上台阶;304、下台阶;4、弹性夹头;401、外锥面;402、夹瓣;403、第一开口;404、第二开口;405、凹槽;406、夹头下半部;407、夹头上半部;5、零件;6、斜锲盘;601、内锥面;602、第二螺丝孔;7、支撑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外圆弹性夹具包括包括基盘1,于基盘1的内圈装配车床连接板2,所述车床连接板2的表面与过渡盘3的一端的下台阶304抵接,过渡盘3的另一端与用于夹紧零件5的弹性夹头4抵接,沿弹性夹头4的外周设置可沿轴向作行程并抱紧弹性夹头4的斜锲盘6,于斜锲盘6的外周装配支撑盘7,支撑盘7的底部与过渡盘3的上台阶303抵接。
如图2所示,沿弹性夹头4的外周向内凹陷形成环形凹槽405,环形凹槽 405使弹性夹头4分隔形成夹头上半部407及夹头下半部406;于环形凹槽405 与夹头下半部406的连接处、在弹性夹头4上沿圆周方向开设多个第二开口 404,于夹头上半部407上沿圆周方向开设多个第一开口403。上述各第一开口 403均沿轴向开设并延伸至环形凹槽405处并与第二开口互为连通,互为相邻的各第一开口403之间形成用于抱紧零件5的夹瓣402,于各夹瓣402的外圈设置用于与斜锲盘6配合的外锥面401。
在上述过渡盘3上沿圆周方向安装多个导向套301,于车床连接板2上沿圆周方向开设多个第一螺丝孔201,于斜锲盘6上沿圆周方向也开设多个第二螺丝孔602,各第一螺丝孔201与第二螺丝孔602位置对应,车床连接板2通过多个第一螺丝孔201、内六角螺丝302与过渡盘3上各导向套301的一端连接,斜锲盘6通过多个第二螺丝孔602、内六角螺丝302与过渡盘3中各导向套301的另一端连接。于斜锲盘6的内圈设置用于配合外锥面401的内锥面60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德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德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01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调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新技术创业模式分析评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