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纤维的打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9779.2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7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叶阳升;张千里;史存林;蔡德钩;陈锋;杜晓燕;王昊;王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8C7/00 | 分类号: | B28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纤维 打散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纤维的打散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公路、堤坝等土木工程的发展,纤维土不断应用于各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地基以及挡土结构等土工建筑工程中。
纤维土主要包括素土,以及聚丙烯纤维或者聚酯纤维等。聚丙烯纤维或者聚酯纤维的尺寸比较小,例如,纤维直径可以为20-45um,而长度L=6、12、19mm。同时,聚丙烯纤维或者聚酯纤维的成品均是束状。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求纤维比较均匀地设置在素土中,而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机械搅拌纤维土,但是效果较差。从而,限制了纤维土的发展。
由此,需要发明一种用于纤维的打散设备以适用于纤维的打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纤维的打散设备。该用于纤维的打散设备能将纤维打散,以备后续使用,从而克服纤维土中纤维不均匀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纤维的打散设备,包括:
液体离散装置,液体离散装置具有盛有液体的盆状的容器,
处在容器的下游与容器连接的过滤装置,
处在过滤装置的下游的烘干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容器的上开口处设置用于搅拌液体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具有横跨容器的旋转轴和固定设置在旋转轴上的旋转叶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叶片为长条状,并在旋转叶片的自由端向外延伸式设置有间隔齿。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装置构造具有过滤孔的板状件,板状件的第一端搭接在容器的外壁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上游端到下游端方向上的截面上,板状件具有向下凸出的圆弧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圆弧段的曲率最大位置设置在距离板状件的第一端面的二分之一到八分之七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板状件的下方设置收集桶,收集桶与容器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烘干装置包括:
烘干仓,烘干仓具有相对设置的入口和出口,入口与过滤装置连接,
设置在烘干仓内的传送带,
设置在烘干仓的顶壁上的热风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传送带上设置有第一孔,和/或在烘干仓的顶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热风机构造为其出风方向由入口向出口方向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先将纤维放到液体离散装置中,以利用液体的张力将纤维离散,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将液体过滤,再将纤维放入到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以将纤维打散并备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纤维的打散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来自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纤维的打散设备100。如图1所示,设备 100包括液体离散装置1、过滤装置2和烘干装置3。其中,液体离散装置1具有容器11。容器11呈盆状,并在其中盛有液体,在将纤维放入到容器11后,在水的张力作用下,纤维被离散。然后,纤维通过过滤装置2,以对液体进行过滤。接着,将纤维输送到烘干装置3中,以对纤维进行烘干。被烘干后的纤维被收集以备后续使用。
在容器11中,液体可以为水,这样比较经济。当然,还可以在水中添加盐等矿物质或者柔顺剂等,以消除纤维之间的静电力,从而促进纤维的离散。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器11构造为方形体结构。在容器11的开口处设置搅拌组件12,以对容器11中的液体进行搅拌。通过设置搅拌组件12,一方面,扰动液体以促进液体循环,帮助纤维向下游运动,另一方面,搅拌组件12搅拌液体能促动并加速纤维的离散。
具体地,搅拌组件12具有横跨容器11的旋转轴13和固定在旋转轴13上的旋转叶片14。在旋转轴13旋转的同时,带动旋转叶片14旋转以搅动容器11中的液体。在容器11的侧面的设置支撑架15,以支撑旋转轴13。同时,搅拌组件 12还具有用于驱动旋转轴13旋转的电机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9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沙浆混合自动填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