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引流护理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99181.3 | 申请日: | 2017-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1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G12/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袋悬挂架 引流 污染物收集 医用垃圾袋 护理车 清洁区 旋转式 工作台 抽屉 车身 弯腰 污染区 护理 本实用新型 垃圾袋挂架 胃肠减压器 医源性感染 引流袋挂钩 从上至下 护理物品 腰肌劳损 有效分离 有效预防 可悬挂 无菌区 引流袋 引流液 治疗车 无菌 下层 中层 挂钩 分类 | ||
一种医用引流护理车,车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工作台、抽屉区和污染物收集区,工作台作为清洁区使用,中层抽屉区作为无菌区区存放护理物品,污染物收集区设置旋转式的垃圾袋悬挂架,使用时向外旋转,可悬挂医用垃圾袋,更换下来的引流袋可直接挂于垃圾袋悬挂架上部的挂钩上,无需护理人员弯腰放置于治疗车下层,胃肠减压器可直接放于医用垃圾袋中,实现良好的污物分类,处理引流液结束后将垃圾袋悬挂架旋回车身内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清洁区、无菌区和污染区的有效分离,并采用旋转式垃圾袋挂架结构和引流袋挂钩,可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并避免护理人员在引流操作时反复弯腰造成腰肌劳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医疗用具,特别涉及医用护理车,具体的是一种医用引流护理车。
背景技术:
医用护理车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常用设备,其关系到医源性感染和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目前医院使用的是面对多种护理需求的传统医用护理车,结构较为简单,未设置清洁区、无菌区和污染区等三层结构的独立区域,因此在多个病患的引流护理中无法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当前尚无针对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倾倒、更换、处理引流液的外科引流护理车,在处理引流袋时,由于传统医用护理车的结构问题,需要护理人员频繁弯腰,造成劳动强度大,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腰肌劳损等职业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引流液的医用护理车,所述的这种用于处理引流液的医用护理车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处理引流袋时护理人员频繁弯腰、以及无法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医用引流护理车,包括一个具有长方体外形的车身,所述的车身的底部安装有车轮,其中,所述的车身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个工作台、一个抽屉区和一个污染物收集区,所述的工作台的周边设置有围板,围板内的空间由两个以上数目的隔板分隔构成三个以上数目的分隔空间,围板的外侧设置有一个记录本挂钩,所述的抽屉区中设置有一个以上数目的抽屉,任意一个所述的抽屉均与车身设置为滑动副,所述的污染物收集区包括有一个垃圾袋悬挂架,所述的垃圾袋悬挂架包括一个上框架和一个下框架,所述的上框架和下框架均由形状相同的等腰三角形边框构成,上框架和下框架在等腰三角形边框的三个角上分别通过三根连接杆上下连接,设置在等腰三角形边框中两腰所夹位置处的连接杆通过铰链结构与车身的一侧连接,车身的这一侧设置有开口,等腰三角形边框中的腰长小于所述的开口的宽度,上框架中在等腰三角形边框的两腰处各自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挂钩,污染物收集区的另一侧车身外设置有一个量杯杯架。
进一步的,工作台和抽屉区之间的车身中设置有一个活动平板,所述的活动平板与车身之间设置为滑动副。
进一步的,所述的抽屉区中设置有上下两排抽屉。
进一步的,所述的车轮为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垃圾袋悬挂架的一侧设置有封板,所述的封板的尺寸与车身在垃圾袋悬挂架连接侧的开口的尺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台作为清洁区使用,中层抽屉区作为无菌区区存放护理物品,污染物收集区的垃圾袋悬挂架使用时向外旋转,可悬挂医用垃圾袋,更换下来的引流袋可直接挂于挂钩上,无需护理人员弯腰放置于治疗车下层,胃肠减压器可直接放于医用垃圾袋中,实现良好的污物分类,处理引流液结束后将垃圾袋悬挂架旋回车身内部。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引流护理车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实现了清洁区、无菌区和污染区的有效分离,并采用旋转式垃圾袋挂架结构和引流袋挂钩,可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并避免护理人员在引流操作时反复弯腰造成腰肌劳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引流护理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9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湿度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式体积测量体液引流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