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落地式自动生物识别的杀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98398.2 | 申请日: | 201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时刚;汪小河;杨雯;周力科;王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5/10 | 分类号: | G01J5/10;G01J5/08;G05B19/042;A61L9/20;A61L2/10;A61L2/24;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地式 自动 生物 识别 杀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落地式自动生物识别的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家庭室内空间生活物品多而杂,且一些比较私密的空间,如厕所、厨房等地空气不流通且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蟑螂。在一些楼宇密集的且不向阳的楼层,卧室和客厅等地由于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室内每个角落,会导致螨虫、细菌大量滋生,使人患上皮肤疾病以及免疫力降低,严重侵害人的身体建康。为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配置了消毒装置,如消毒剂喷雾器、空气净化器和紫外线灯杀菌灯。消毒剂喷雾器使用麻烦,必须定期喷施,空气净化器仅作为空气过滤使用,对空气中的病菌可进行灭杀消毒,然而无法对房间室内的大范围空间进行杀菌消毒。现有的紫外线杀菌灯则需要在人工手动开启开关后才能够产生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现有的家用紫外线灯的紫外线波长通常是UVC紫外线,因为其C波段紫外线很容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而C波段紫外线会对人体和宠物造成紫外线伤害。因此,在实际居家使用时,需要在检测到人或宠物经过时关闭紫外线灯。现有的紫外线灯通常配备有红外检测装置,通过将红外检测模块设置在一些固定的墙面或地板上来实现对人体和宠物的实时检测,其检测范围有限,存在较大死角和检测盲区。另外,固定式的安装方式也不便于红外检测装置的移动,使用存在较大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落地式自动生物识别的杀菌装置,通过将三个成正三角形分布的红外检测模块分别安装在正三菱锥基座的三个侧面,并在每个红外检测模块上设置120°菲涅尔透镜,使得正三菱锥的每个侧面上的红外检测模块在垂直该面的方向上可形成120°范围的红外检测,形成了360环绕式的红外检测,显著减少了检测死角,可避免对人和宠物造成紫外线伤害。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落地式自动生物识别的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线灯管、处理器和红外检测模块,所述紫外线灯管通过紫外线灯驱动电路接入市电,所述处理器通过电压转换模块接入弱电,所述处理器连接有与家庭网络中心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处理器连接有或门电路,所述或门电路连接有三路红外检测电路,所述三路红外检测电路的各路均连接有红外检测模块,三个所述红外检测模块集成环布在一正三菱锥基座,三个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正三菱锥基座的三个侧面上,且三个所述红外检测模块之间的连线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每个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的红外发射孔处设有120°菲涅尔透镜,所述或门电路用于接收任意一路的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在检测到红外信号时产生的感应信号并输出低电平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输出断路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紫外线灯管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正三菱锥基座设置在一实心透明的球形玻璃体内,所述球形玻璃体具有接地面,所述正三菱锥基座的地面落在所述接地面上,所述接地面的轮廓为一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或门电路包括三个三极管,三个三极管的基级分别连接各自相应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三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有二极管,各二极管的负极与相应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各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一起并接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灯管通过紫外线灯驱动电路与市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源电路,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将220V 50HZ的交流电转换为5V1A的直流第一路系统用电电源和3.3V的直流第二路系统用电电源,其中,所述第一路系统用电电源分别连接所述紫外线灯驱动电路、所述处理器以及电源指示灯,所述第二路系统用电电源分别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红外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BD1、变压器T1-1、型号为IC-OB25133JP的电源驱动芯片U1和型号为AMS117的驱动芯片LDO U1,220V 50HZ交流经过整流桥BD1转为310V直流,再通过变压器T1-1和电源驱动芯片U1转为5V1A直流的第一路系统用电电源,5V1A的直流再接入驱动芯片LDO U1转为3.3V直流的第二路系统用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彬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8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