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冷却夹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8046.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4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士民;李宏斌;陈演;陈伟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中科新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613;H01M10/655;H01M10/656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块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软包电池的冷却夹套。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广泛应用在3C、电动工具、动力和储能电源上。软包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工作,极耳及电芯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容易熔化极耳和铝塑膜密封处,导致电芯接触空气,电芯起火燃烧爆炸。电芯内部产生大量热量,容易熔穿正负极隔膜,导致电芯短路,电芯起火燃烧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高效的软包电池冷却夹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包电池冷却夹套,包括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为中空密封层状壳体结构,所述冷却壳体内置有软包电芯舱体,所述软包电芯舱体上设置有夹层形成冷却液腔体,所述冷却壳体上还设置有对应电池极耳的极耳冷却层、与极耳冷却层连接的绝缘导热层、与冷却液腔体连通的连接管、进水管、出水管。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极耳冷却层和绝缘导热层为中空密封层状壳体结构,所述绝缘导热层设置在冷却壳体上部并与极耳冷却层密封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极耳冷却层位于冷却壳体上部或上下部。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极耳冷却层为金属制成。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冷却壳体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冷却壳体通过凹槽对折连接,所述冷却壳体两侧冷却液腔体通过设置在冷却壳体连接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固定软包电池冷却夹套,可以及时迅速冷却软包电池极耳和电芯产生的热量,防止电芯隔膜熔化、电芯短路和电池密封熔化造成的电芯燃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电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一种软包电池冷却夹套,包括冷却壳体1,所述冷却壳体1为中空密封层状壳体结构,所述冷却壳体1内置有软包电芯舱体2,所述软包电芯舱体2上设置有夹层形成冷却液腔体3,冷却液腔体3内置冷却液,所述冷却壳体1上还设置有对应电池极耳的极耳冷却层4、与极耳冷却层4连接的绝缘导热层5、与冷却液腔体3连通的连接管7、进水管8、出水管9。这种带冷却液腔体3、极耳冷却层4的夹套,具有针对性的冷却效果,可以及时迅速冷却软包电池极耳和电芯产生的热量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的一种软包电池冷却夹套,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冷却壳体1,冷却壳体1为中空密封层状壳体结构,冷却壳体1为厚度为0.2毫米不锈钢金属。冷却壳体1内置软包电芯舱体2,深度为3毫米。软包电池电芯部分设置在软包电芯舱体2内部,和冷却液腔体3接触,极耳为单向双极耳,极耳和极耳冷却层4接触。软包电芯舱体2冷却夹层内设置有3个冷却液腔体3,冷却液腔体3内部填充冷却水,3个冷却液腔体3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冷却壳体1内置有软包电芯舱体2,所述软包电芯舱体2上设置有夹层形成冷却液腔体3,所述冷却壳体1上还设置有对应电池极耳的极耳冷却层4、与极耳冷却层4连接的绝缘导热层5、与冷却液腔体3连通的连接管7、进水管8、出水管9。所述软包电芯舱体2的角位处设置有卡位21,保证电池与冷却液腔体3贴合,进而保证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中科新能源研究院,未经惠州中科新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8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盖板用绝缘垫片
- 下一篇:一种防爆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