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馈线柜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6835.7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婕;王侨举;贾文卓;孙乐;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09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馈线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中的低压馈线柜,尤其是一种低压馈线柜壳体。
背景技术
低压馈线柜由低压馈线柜壳体和电器元件组成,电器元件安装在壳体内。温升是影响低压馈线柜运行可靠性和寿命的主要原因,如果低压馈线柜中的电器元件运行中的内部热量难向外散发,温升过高会引起断路器跳闸,甚至会造成短路故障等严重事故。长时间温升过高会加速绝缘老化,严重影响低压馈线柜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速度快的低压馈线柜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低压馈线柜壳体,包括顶盖、底板、前面板、侧板、后面板、下封板以及多根横竖支撑梁,多根横竖支撑梁连接安装构成主体框架,顶盖、底板、前面板、侧板以及后面板均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下封板安装在前面板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面板由后下面板和后上面板构成,在后上面板上设置后出风口,在顶盖上设置上出风口;在后下面板上设置后进风口,在底板上设置下进风口,在下封板上设置前进风口;上述的所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均为百叶窗结构。
而且,所述的百叶窗结构是冲压而成的,其冲压出的向外凸出的弧形挡片与壳体内部形成风道。
而且,所述的后上面板、顶盖、后下面板、底板以及下封板上所制的百叶窗结构均为矩形分布。
而且,所述的底板上的下进风口设计在电缆孔旁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根据能量平衡与交换的原理,电器元件产生的热能在一定条件下会通过不同方式向其周围传递即为散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改进低压馈线柜壳体上的通风孔,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增加散热,降低温升,使得温升满足要求,保证低压馈线柜内电器元件运行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上所制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均为冲压结构,既能通风散热,又能防尘、防土,很好的满足了低压配电柜防护等级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实现了快速散热,不必额外增加动力设备,因此不但节能环保,而且不会增加制造成本。
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改进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适合推广应用的低压馈线柜壳体,本壳体通过合理改进低压馈线柜壳体上的通风孔,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增加散热,降低温升,达到了快速散热的目的,从而使柜体内的电器元件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有利于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及更新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图3的C向视图;
图5是图4的D-D剖视图;
图6是图3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低压馈线柜壳体,包括顶盖5、底板3、前面板、侧板、后面板、下封板4以及多根横竖支撑梁,多根横竖支撑梁连接安装构成主体框架,顶盖、底板、前面板、侧板以及后面板均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下封板安装在前面板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后面板由后下面板6和后上面板7构成,在后上面板上设置后出风口8,在顶盖上设置上出风口11。在后下面板上设置后进风口9,在下封板上设置前进风口10,在底板上设置下进风口14,且底板上的下进风口设计在电缆孔15旁边,来增加进风口的面积。
上述的所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均为百叶窗结构。所述的百叶窗结构是冲压而成的,其冲压出的向外凸出的弧形挡片12与壳体内部形成风道13。所述的后上面板、顶盖、后下面板、底板以及下封板上所制的百叶窗结构均为矩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
现有技术的进风口是低压馈线柜壳体1前面的下封板4,出风口为顶盖5。电器元件2被加热温度升高,在浮升力作用下向上流动,速度逐渐变大。离开加热体后,由于流体温度较周围流体高,在惯性和浮升力的作用下继续向上运动至顶面。一部分热量从顶盖5流出。其余的流体沿两侧壁面向下移动,形成滞止区。这样,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面积较小,不利于低压馈线柜的通风散热。
本实用新型如图1-6所示,电器元件2安装在低压馈线柜壳体1内,进风口由底板3、下封板4和后下面板6上的百叶窗组成。出风口由顶盖5和后上面板7上的百叶窗组成。图1我们可以看到气流云图,流体由下封板4、后下面板6和底板3进入壳体,经加热后,向上移动。由于顶盖5与后上面板7处压力与室外环境压力接近,在压力梯度作用下,一部分温度较高的空气从顶盖5排出,而另一部分不能及时从顶部出口排出的流体,则向下流动从后上面板7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6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尿失禁的辅助导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血管假体渗漏性检测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