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柔性灯丝及线路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96761.7 | 申请日: | 2017-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颜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传彬 |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60;H01L33/64;H01L33/48;H01L33/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柔性 灯丝 线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丝,尤其涉及一种新型LED柔性灯丝及线路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照明装置中包括基板、集成安装于所述基板上的导电层以及若干LED芯片等。然而,上述结构的LED照明装置中,导电层与基板通过铁件相连接,其存在加工组装不便的问题。此外,上述结构的LED照明装置的光效较低,影响了LED的照明效率。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LED柔性灯丝及线路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LED柔性灯丝,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载体层、导电层以及电镀层;
所述载体层通过高温贴合的方式与所述导电层的一面相结合;
所述导电层为加宽设置的双面光亮铜箔,其包括若干导电单元,所述若干导电单元彼此间隔且沿所述载体层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位于端部的两个导电单元通过铆钉用于所述导电层相连接;
所述电镀层连接于所述导电层的另一面;
所述载体层、导电层以及电镀层由硅胶进行包覆,所述铆钉位于所述硅胶进行包覆的区域之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的改进,所述载体层为无色透明PI膜层或无色透明硅胶膜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的改进,两端的导电单元之间的任一导电单元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通过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中心对称,所述第一部分、连接部以及第二部分呈S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的改进,两端的导电单元之间的任一导电单元的第一部分与其相邻的导电单元的第二部分相对设置,第二部分与其相邻的导电单元的第一部分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的改进,所述导电单元具有凸起,相邻的导电单元的凸起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的改进,所述电镀层选自铬、镍、银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的改进,所述硅胶中掺杂有荧光粉颗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的改进,所述电镀层上还设置有由所述硅胶进行包覆的LED芯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其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如上所述的LED柔性灯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铆钉进行连接,其成本相对较低,且加工难度小,速度快,可完全自动化操作,报废率小;
(2)导电层采用宽铜设计,增加了散热面积,延长了使用寿命;
(3)灯丝整体由含有荧光粉颗粒的硅胶包覆,其可将刺眼的蓝色点光源转化成360度柔和发光的黄色线光源;
(4)载体层与导电层通过高温直接贴合,不用胶粘,增加了透光性,减少光衰,使得光效由50-60lm/w提高到100lm/w。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中导电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由硅胶包覆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ED柔性灯丝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载体层10、导电层20以及电镀层30。
所述载体层10承载所述导电层20和电镀层30。具体地,所述载体层10通过高温贴合的方式与所述导电层20的一面相结合。如此,通过高温直接贴合的方式而不用胶粘,增加了透光性,减少光衰,使得光效由50-60lm/w提高到100lm/w。优选地,所述载体层10为无色透明PI膜层或硅胶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传彬,未经颜传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6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