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6605.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7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太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11620 | 代理人: | 王屹东 |
地址: | 1026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冷凝 两用 翅片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热交换装置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工业传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一切工业领域中,尤其是化工、冶金、动力、交通、航空、航天等部门。
冷凝器是制冷装置中主要的热交换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将制冷机升压排出的制冷剂过热蒸汽冷却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并放热于冷却介质中。常用的冷却介质是:水和空气。
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用于制冷剂与低温热源间进行热交换的设备,也是制冷装置中的主要热交换设备之一。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低温下汽化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下的制冷剂干饱和气体或过热蒸汽,从而在制冷系统中产生和输出冷量。
冷凝器和蒸发器都属于热交换器。所谓的热交换,就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温度不同的流体间相互传热的设备,所以也称之为热交换设备。因此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结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制冷剂与流经其容器表面的外界介质换热的设备,即都是一种换热器。在影响传热的因素上冷凝器和蒸发器也是相同的,其传热量跟换热面积、传热温差、传热系数都有关系。正因蒸发器与冷凝器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故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解决了冷凝器和蒸发器共用换热器和翅片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框架,在换热器框架上设置有换热器和铝翅片,所述换热器和铝翅片相连接,所述换热器两端分别连接到集液管、集气管,所述集液管和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分液器,所述集液管、分液器进液管都设置有阀门。
所述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的形状为方形。
所述集气管采用紫铜集气管,所述集液管采用紫铜集液管,所述分液器采用黄铜分液器。
所述换热器框架还包括前端板、后端板、护板、中隔板,所述换热器框架的两端分别为前端板、后端板,所述护板连接前端板、后端板和中隔板,所述中隔板位于前端板、后端板之间。
所述换热管采用紫铜换热管,其与翅片、前端板、后端板采用机械胀管,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密连接。
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和护板采用钣金框架,所述钣金框架采用不锈钢螺栓与铆钉连接。
所述集液管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圆管和与圆管相连接的截面为矩形的汇管,所述集液管的汇管上对应圆管的短节处开孔,分液器的毛细分液管分别插入集液管圆管的连接孔,并延伸至短节内。
所述毛细分液管与集液管的汇管开孔处采用5%的银钎焊。
所述毛细分液管延伸至短节内15-25mm。
进一步的,所述毛细分液管延伸至短节内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此换热器共用翅片与换热管主体,集气管,通过改变系统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与温度状态,以及制冷剂进出换热器的方向来达到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的不同工作效果。换热器在制冷循环时作为蒸发器,在制热循环时作为冷凝器,此种新型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能根据不同需求,不同的环境,互相切换,极大提高了使用效率与便捷性,同时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也很好的节省了装机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所述分液器与集液管的连接示意图;
1-前端板;2-铝翅片;3-中隔板;4-护板;5-后端板;6-集液管
7-集气管;8-分液器;61-圆管;62-汇管;81-毛细分液管;9-焊接处;
10-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新型中的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为方形,主要由紫铜换热管10、铝翅片2、前端板1、后端板5、护板4、中隔板3、紫铜集气管7、紫铜集液管6、黄铜分液器8组成。
所述换热管10与铝翅片2、前端板1、后端板5采用机械胀管,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密连接。前端板1、后端板5与护板4使用的钣金框架采用不锈钢螺栓与铆钉连接。前端板1、后端板5位于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两端,所述护板4连接前端板1、后端板5和中隔板3,所述中隔板3位于前端板1、后端板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太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太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6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
- 下一篇:双毛细管式翅片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