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翼轨打磨设备及翼轨打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6192.6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唐(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轨道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翼轨打磨设备及翼轨打磨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中,翼轨的维修养护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一些大机受限制区域的打磨,我们需要对其平顺度的打磨和修整。
常用的打磨机通常包括机架,机架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机架上安装有打磨机构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打磨机构打磨轨道,对轨道的侧面和跑合面进行打磨。
铁轨的道岔部分的交叉区域设置有翼轨,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由于翼轨的延伸方向有所变化,因此在对翼轨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打磨机在沿翼轨移动时稳定性较差,易出现脱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轨打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翼轨进行打磨时打磨机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轨打磨设备,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打磨机构、深度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深度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打磨机构与轨道之间的距离,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打磨机构的启停;
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安装于所述机架底部;
限位轮组,所述限位轮组安装于所述机架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限位轮组包括连接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并通过可拆卸的锁止件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连接部的其中两个对应的侧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由上至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个安装面,所述第一滚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滚轮。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板和限位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相连,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滚轮接触;所述连接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滚轮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一端伸出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具有锁止槽,所述机架上与所述锁止槽相对的区域设置有插槽,所述锁止件包括拉把轴,所述拉把轴经由所述锁止槽插入所述插槽,所述拉把轴位于所述锁止槽外侧的一端与拉把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深度控制机构的下方,所述打磨机构的顶部与所述深度控制机构的底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弹性支撑板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深度控制机构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深度控制机构相对所述机架移动以推动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打磨机构沿竖直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深度控制机构包括连接架、转轴和手轮,所述连接架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套筒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螺纹套筒,所述转轴的顶端安装有所述手轮,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较佳地,所述深度控制机构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螺纹套筒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螺纹套筒厚度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弹簧、推块、螺母和螺栓,所述推块位于所述空腔中靠近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螺母安装于所述空腔的开口处,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配合且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外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螺栓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一端与所述推块之间。
可选地,所述螺纹套筒上设置有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的开口处设置有油管接口。
可选地,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砂轮和设置于所述砂轮外侧的火花保护罩,所述砂轮与所述深度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火花保护罩与所述机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轴,所述砂轮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轴相连,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固定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架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翼轨打磨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翼轨打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将机架放置于轨道上,支撑轮与轨道接触,限位轮组的连接部位于轨道上方,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位于轨道两侧,转动连接部,可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对机架摆动,从而使得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一远离轨道,另一个靠近轨道。通过调整连接部,使得两组限位轮组中,其中一个限位轮组的第一滚轮与轨道接触、第二滚轮与轨道分离,另一个限位轮组中,第一滚轮与轨道分离、第二滚轮与轨道接触,也就是通过与轨道接触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限制了机架相对轨道沿轨道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可以防止脱轨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唐(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唐(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6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溶胶中气相烟碱与粒相烟碱分离采集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轨距改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