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新型受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6079.8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6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键;廖光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商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3/00 | 分类号: | F22G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铜梁县蒲***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过热器 再热器 新型 受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新型受热结构,属于锅炉受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过热器和再热器是常规电厂锅炉或工业锅炉炉膛必不可少的换热结构。其受热管采用光圆管形式,因光圆管结构简单,加工便捷,但光圆管内外壁相对光滑、传热系统未经强化;主要缺点是换热强度小、钢材耗量大、布置空间大,不利于锅炉尾部烟道空间布置。同时烟气以横掠方式与过热器、再热器换热圆管进行对流换热,在圆管流体背面发生绕流脱体现象,存在大范围的尾迹区,在尾迹区内流体为湍流,换热强度较大,但阻力也较大,换热系统增大以流体阻力增加为代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新型受热结构,减小了换热布置空间及钢材耗量,并提高了换热强度及产品经济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新型受热结构,其包括用于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受热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管体为截面呈椭圆形的蛇形管,且该受热管体内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三维肋片。
进一步的,所述受热管体的椭圆形长轴布置方向与该受热管体管外烟气流向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三维肋片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受热管体内壁的三维内肋和设置于所述受热管体外壁的三维外肋,该三维内肋、三维外肋均为可对应弯折并贴设于所述受热管体内外壁上的三维肋片。
进一步的,所述三维肋片与所述受热管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三维肋片增加了对管内、管外流体的扰动,同时增加了管内、管外换热面积,传热系数提高50~250%,强化了换热;采用具有流线性特点的椭圆截面,并使得长轴方向与管外流体流向平行,烟气尾迹区范围小;受热管体的重量减少约30~50%,减少了钢材耗量;最后通过三维肋片的变分布密度设计,可适应各种不同的符合工况。总的说来,本新型受热结构减小了换热布置空间及钢材耗量,并提高了换热强度及产品经济性能,其技术创新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其中,1-受热管体;3-三维内肋;4-三维外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所示用于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新型受热结构,其包括用于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受热管体1,该受热管体1为截面呈椭圆形的蛇形管,且该受热管体1内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三维肋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强化传热的三维肋片,提高换热强度。并将受热管体1的椭圆形长轴布置方向与该受热管体1管外烟气流向相平行,使得烟气尾迹区范围小,配合三维肋片保证了整个受热面更大的换热强度。通过本结构的设置,使得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传热系数提高50~250%,使得换热管材的重量减少约30~50%,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站、工业锅炉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
本例中,三维肋片包括有设置于受热管体1内壁的三维内肋3和设置于受热管体1外壁的三维外肋4,该三维内肋3、三维外肋4均为可对应弯折并贴设于受热管体1内外壁上的三维肋片,且三维肋片与受热管体1一体成型。通过三维肋片的变分布密度设计,可适应各种不同的负荷工况,比如上部密度大、下部密度小。适应性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商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商顺换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6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量数可变的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燃烧器的降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