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5305.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2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北川拓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31/00 | 分类号: | B22D31/00;B29C45/38;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制品从流道(runner)及溢流(overflow)中分离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分离装置,已知如下装置,即,通过使超声变幅杆(ultrasonic horn)与成型品的流道接触,而使超声变幅杆的振动作用于成型品,将制品从流道分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7-08991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分离装置中,虽能够将制品从流道中分离出,但在成型品中包含溢流的情况下,无法将制品从溢流中分离出。而且,该情况下,在将制品从流道中分离后,需要另外使该制品向溢流分离装置移动,而将制品从溢流中分离,从而无法缩短制造时间。
本实用新型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利用一个装置将制品从流道及溢流中分离的分离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目的可由下述构成而达成。
(1)一种分离装置,将制品从制品、流道及溢流一体成形而成的成型品中分离,包括:成型品承接部,供成型品载置;以及振动部,对成型品赋予振动,在成型品承接部与振动部之间夹入流道与溢流,对流道与溢流赋予振动。
(2)根据(1)所述的分离装置,振动部同时与流道及溢流接触而赋予振动。
(3)根据(2)所述的分离装置,成型品承接部包括凹部,所述凹部用于嵌入流道与溢流。
(4)根据(3)所述的分离装置,在成型品承接部设置着排出经分离的制品的排出部。
(5)根据(4)所述的分离装置,成型品承接部包括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进行旋转而使成型品承接部的上下反转,使旋转轴旋转,从成型品承接部排出流道与溢流。
(6)根据(5)所述的分离装置,成型品承接部包括:下侧板;上侧板,安装于下侧板的上表面,供成型品载置;以及浮动机构,将上侧板以浮动状态安装于下侧板。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包括:成型品承接部,供成型品载置;以及振动部,对成型品赋予振动,在成型品承接部与振动部之间夹入流道与溢流,对流道与溢流赋予振动,因而能够利用一个装置将制品从流道及溢流中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前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成型品承接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成型品承接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图3的C-C线剖视图。
图7是说明利用超声变幅杆使成型品振动而使制品从流道及溢流中分离的状态的概略前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使成型品承接台反转而排出流道及溢流的状态的概略前视图。
图10是说明成型品的一例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0:分离装置
11:超声变幅杆(振动部)
12:制品收容部
13:不需要物品收容部
20:成型品承接部
21:旋转轴
22、52:螺栓
30:下侧板
30a、40a:螺栓贯通孔
30b、40b:弹簧支承凹部
31:贯通孔(排出部)
40:上侧板
41:第1凹部
42:第2凹部
43:贯通孔(排出部)
50:浮动机构
51:螺旋弹簧
53:调节螺母
54:固定螺母
P:成型品
Pa:制品
Pb:流道
Pb1、Pc1:凸部
Pc:溢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后的说明中,上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上侧,下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下侧,前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近前侧,后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纵深侧,左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左侧,右侧设为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右侧。而且,左右方向也称作宽度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5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