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94933.7 | 申请日: | 201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宋安邦;高国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升华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在产品加工领域,诸多产品需要通过铆钉或螺丝进行装配紧固。例如,生产电视机背板时,在进行人工装设铆钉后,还需要预加工螺丝于背板上。通常为了防止铆钉或螺丝没有被完全装配,致使不良产品流入到生产线,需要通过人工肉眼检测铆钉或螺丝的装配情况。然而这样的检测过程不仅加重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漏检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检测组装产品时所使用的铆钉或螺丝是否装配合格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检测以减轻检测人员工作强度、有效降低漏检率以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的检测治具。
一种检测治具,用于检测产品上零件的安装位情况,包括:底座、多个检测组件以及指示机构;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体与第一感应器,所述检测体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检测体与所述第一感应器活动连接;所述指示机构与所述第一感应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检测体包括探针与弹性件,每一所述探针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探针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探针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感应器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各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磁吸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指示机构以及所述第一感应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开设有若干通孔,每一所述探针活动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各所述第一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探针穿过所述通孔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一感应器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固定架,各所述固定架包括连接部与第一固定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探针与所述弹性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柱,各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周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柱,各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部。
上述检测治具,当产品放置在底座上时,产品上的铆钉或螺丝对齐于检测体,检测体受到铆钉或螺丝的重力抵压而向下运动,当检测体抵接于第一感应器时,第一感应器产生信号,触发指示机构发出合格指示,表明产品的铆钉或螺丝装配合格,而当检测体未抵接于第一感应器时,指示机构发出不合格指示,则表明产品的铆钉或螺丝装配不合格。这样在组装产品时,当检测产品上的铆钉或螺丝是否被完全装配,可通过该检测治具代替人工肉眼检测,不仅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有效降低漏检率,同时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检测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检测组件的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检测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第二感应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检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检测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升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升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4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