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93817.3 | 申请日: | 201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0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兴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兴盛 |
| 主分类号: | B65H69/00 | 分类号: | B65H6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2450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线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体连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
背景技术
生活中经常会有需要使一根线与另一根(或多根)线或物体牢固连接,此时,现有技术需要对线体打结,使线头不松脱。而这种通过打结使线与线或线与物体连接的方式存在较多缺陷:任何线体打任何结,当线受力时,都难以避免线体对折死弯而产生自绞自勒效应,进而使线打结后的实际抗拉强度低于直强拉力,尤其是越细越硬的线体打结时,自绞自勒效应更加明显,实际打结后的抗拉强度远低于直强拉力。而进行钓鱼活动时,这种缺陷则更加明显。其次,通过打结方式进行连接也会降低整体美观性。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使两根或多根需要牢固固定连接的线体无需打结即可进行连接,且抗拉强度降低较小的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包括接线器主体、定线槽、过线槽、螺旋槽、中心通孔、柱尖、固线套,所述接线器主体中部设有定线槽,定线槽上下分别对称设有螺旋槽;所述过线槽内嵌在接线器主体上的定线槽一侧,且两端分别与螺旋槽起点连接;
所述中心通孔设置在接线器主体的上下两端,同时,所述螺旋槽向两端延伸并与中心通孔连接;
所述接线器主体的上下两顶端中心位置设有柱尖,且与此对应设有固线套;同时,所述固线套具有一定弹性且内径小于柱尖内径;
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为上下对称结构,可根据需要连接的线体粗细不同,对中心通孔、过线槽直径大小、深浅,以及对定线槽、螺旋槽的槽宽进行适当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的有益效果为:
(1)可以使两根需要牢固连接的线体无需打结,而是通过两根线对接线器的特定旋绕方法,在无任何打结情形下,进而达到牢固连接的目的,使得线组的实际抗拉强度比打线结的线组极大增强;
(2)无需打结可以提升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的快速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的别针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的坠座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的竿梢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的三通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接线器主体;2、定线槽;3、过线槽;4、螺旋槽;5、中心通孔;6、柱尖;7、固线套;
21、中心通孔;22、定线槽;23、过线槽;24、螺柱;
31、弹片;32、定线槽;33、卡阻盘;34、挂钩;35、过线槽;36、中心通孔;
41、卡绳槽;42、绳结进孔;43、过线槽;44、定线槽;45、中心通孔;
51、中心通孔;52、定线槽;53、过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包括接线器主体1、定线槽2、过线槽3、螺旋槽4、中心通孔5、柱尖6、固线套7,所述接线器主体1中部设有定线槽2,定线槽2上下分别对称设有螺旋槽4;所述过线槽3内嵌在接线器主体1上的定线槽2一侧,且两端分别与螺旋槽4起点连接;
所述中心通孔5设置在接线器主体1的上下两端,同时,所述螺旋槽4向两端延伸并与中心通孔5连接;
所述接线器主体1的上下两顶端中心位置设有柱尖6,且与此对应设有固线套7;同时,所述固线套7具有一定弹性且内径小于柱尖6内径;
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无线结接线器为上下对称结构,可根据需要连接的线体粗细不同,对中心通孔5、过线槽3直径大小、深浅,以及对定线槽2、螺旋槽4的槽宽进行适当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兴盛,未经唐兴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3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刚石微粉ICP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