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弹仪测区盖章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3263.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G01N3/52;G01N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弹 仪测区 盖章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回弹仪测区盖章模型。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工业中,常常需要测量砼表面硬度和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会用到回弹法进行测量,所述的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由于测量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所以应属于一种表面硬度法,是基于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建立的一种检测方法。而本方法中使用的仪器就是回弹仪。
在用回弹仪进行测量时,需要选定测定区域,并且在测定区域进行准确划线分区,而所述的划线标准是取一个20×20cm的方形区域,然后在其中按照4×4等量划分16个方形小块,再使用回弹仪对每个方形小块进行测量。现在划线时,常常采用人工测量划线,即用尺子在砼表面描线,不仅费时费力,使得测量效率较低,不利于快速规范化测量;而且往往在实际测量中,使用者不按照规范操作,导致划线区域实际面积不符合标准,致使测量出现一定误差;然后,对于一些层高较高的建筑物,要测量其横梁砼的回弹值,需要架设人字梯,施工人员站立在人字梯上难以操作,此时划线较为困难,对后续的测量带来诸多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问题中划线效率较低、划线难度较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预设好的印章结构能够快速精确的在被测砼表面划线的回弹仪测区盖章模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回弹仪测区盖章模型,包括壳盖和横置在壳盖内中空结构的印章底座,所述印章底座在靠近壳盖内的一侧设有内部带有注油管道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从设置在壳盖上的通孔穿过并在端部螺纹配合有手柄;印章底座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墨盒和底部为回弹仪测量划线的印章垫,所述墨盒设置在靠近支撑杆一侧并在墨盒内部设有与注油管道连通的储油垫;印章底座外部设有与壳盖内壁连接用于升降的剪刀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装置类似一种放大的印章结构,通过下压手柄带动支撑杆向下移动,使得印章底座与壳盖之间产生位移,从而使印章底座下部开口上的印章垫与被测区域接触,印章垫上刻好的浸润有印油的4×4方格印在被测区域形成方格划线。所述的印章底座和壳盖均为一种下部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印章底座从壳盖开口处进入壳盖内,并通过对称设置在印章底座上的一组剪刀架与壳盖连接并实现相对滑动。所述的剪刀架即为两根铰接的连杆结构,初始状态时,印章底座收纳在壳盖内,且印章底座的底部开口平面高于壳盖下部的开口所在平面,使得壳盖能够给印章底座提供一定的保护效果,避免印油的损失。而印章底座内部竖向设有两个中空的腔室,上部与支撑柱连接的是墨盒,而墨盒内放置的储油垫实质是一个疏松的海绵结构,能够吸附从支撑柱内注油管道注入的印油。而设置在墨盒下部的是印章垫,印章垫与储油垫连接,通过储油垫能够给印章垫供油,一旦印章垫吸附有足够的印油后,储油垫内的印油便不会向印章垫内扩张,其原理即为毛细现象。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印章底座设置有支撑杆一侧还设有与壳盖内壁连接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一端与设置在印章底座上的双耳支座铰接,液压杆另一端设有用于调节安装位置的夹片。现在进行进一步优化,在壳盖与印章底座之间设有多个液压杆,所述的液压杆能够起到缓冲和回弹的效果,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手柄向下按压,使得印章底座受力滑出壳盖并与被测区域接触划线,此时液压杆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用力过猛造成印章垫形变过大,使得划线粗细不均,可能出现印油斑点从而影响后续测量;而一旦撤去外力时,印章底座便受到液压杆的拉力向壳盖内回弹,使得印章底座慢慢的滑入壳盖内并恢复初始状态。所述的夹片是一种带有条形通孔的金属片,通过螺栓穿过夹片并插入壳盖内壁,并在螺栓扭紧前调整螺栓在条形通孔内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液压杆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内圈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凸块,所述支撑杆上部外表面设有与凸块配合的通槽。通过凸块与通槽的配合,能够增加支撑杆的抗扭性能和滑动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上部开口上设有固定在壳盖表面的A垫圈,所述支撑杆在A垫圈的套接有B垫圈,所述A垫圈和B垫圈之间设有套接在支撑杆上的弹簧。现对原技术方案作出不同的优化,通过在壳盖顶部设有连接壳盖和支撑杆的弹簧能够提供较好的回弹与缓冲效果,而且易于维护和更换,且结构简单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内圈上设有与支撑杆套接的直线轴承。所述的直线轴承能够减小支撑杆与壳盖之间的摩擦力,而且提供一定的夹持和限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3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开采用机器人的移动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