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下垂防治专用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3064.6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2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樊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端设置 滑槽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足下垂 绑带 卡扣 合适距离 容置槽 垫高 防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绑带,第一支座的底部设置有空腔,第一支座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卡扣,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滑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卡扣,滑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绑带,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顶部均设置有容置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便于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的拆分,有利于调节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距离,选择合适距离提高病人使用时的舒适感,通过在支座的底部设置有空腔,可对第一支座进行垫高,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枕,特别涉及一种足下垂防治专用枕。
背景技术
足下垂患者是由于神经根(腓总神经、脚神经、坐骨神经腰骶神经根、大脑神经均可能)长期严重受压,神经根表面压力超过50mmHg持续2分钟即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而在100mmHg以上即可导致脚周围神经损伤、脊髓运动神经损伤、肌营养不良和关节屈曲畸形,进而增加了僵硬度和关节周围的肌肉结构发生活化而发生了生物力学变化,软组织缺损或瘢痕牵拉于某一位置。
现有的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20619202所述,其在使用时无法调节双腿之间距离,对于下肢较为肥胖的人群使用,双腿之间空间较小,相互之间挤压,不利于病人使用器具良好的舒适度,同时也不利于病人的恢复,可操作空间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足下垂防治专用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足下垂防治专用枕,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一支座的底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支座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滑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顶部均设置有容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通过连接块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与滑槽相嵌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绑带与第一卡扣相嵌合,所述第二绑带与第二卡扣相嵌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置槽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便于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的拆分,有利于调节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距离,选择合适距离提高病人使用时的舒适感,通过在支座的底部设置有空腔,可对第一支座进行垫高,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座;2、第二支座;3、第一绑带;4、空腔;5、连接块;6、第一卡扣;7、滑槽;8、第二卡扣;9、第二绑带;10、容置槽;11、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3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多功能护理器
- 下一篇:穿刺式胶布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