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湖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593032.6 申请日: 2017-05-25
公开(公告)号: CN206843190U 公开(公告)日: 2018-01-05
发明(设计)人: 何世国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中科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
代理公司: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 代理人: 王翔
地址: 401336 重庆市南***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态 修复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岛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湖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不仅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通道,也是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具有防洪排涝、供水排水、城市景观、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速度比较快,这导致城市河道长期受到污染源的污染,进而导致水体质量下降,而且随着污染的加剧,水体的自净功能丧失,城市河道表现为黑、臭等,成为名副其实的“臭水沟”。

在黑臭河道中,所谓黑臭是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河道的黑臭现象时一种生物化学现象,即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厌氧分解,黑臭水体的污染源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水体中的污染,二是外源污染,三是内源污染,这三者相互关联且存在平衡关系。其中,外源污染主要是源于沿岸的点源污染及表径流;而水体中的污染物则与底泥中的污染物存在动态的平衡关系,水体中的悬浮有机颗粒沉降于底泥表面,而底泥中释放的有机污染物则向水体中释放,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时,污染物动态平衡早到破坏,底泥污染物加速向水体中释放,直至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水体发生黑臭的主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源有机物和氨氮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城市水体一旦超量受纳外源性有机物以及一些动植物的腐殖质,如居民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污染物等,水中的溶解氧就会被快速消耗。当溶解氧下降到一个过低水平时,大量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氢、胺、氨和其他带异味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散发出臭味。同时,厌氧条件下,沉积物中产生的甲烷、氮气、硫化氢等难溶于水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携带污泥进入水相,使水体发黑。

第二、内源底泥释放污染

当水体被污染后,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通过沉降作用或随颗粒物吸附作用进入到水体底泥中。在酸性、还原条件下,污染物和氨氮从底泥中释放,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及氮气导致底泥上浮也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城市河道中有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河道中微生物、藻类过量繁殖。在生长初期给水体补充氧气,在死亡后分解矿化形成耗氧有机物和氨氮,导致季节性水体黑臭现象并产生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

第三、水体流动性差的影响

丧失生态功能的水体,往往流动性降低或完全消失,直接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局部水域或水层缺氧问题严重,引发水体水质恶化。此外,水温的升高将加快水体中的微生物和藻类残体分解有机物及氨氮速度,加速溶解氧消耗,加剧水体黑臭。

第四、面源污染的影响

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被带入河道水体中,增加了河道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加速了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在原本自净能力比较差的水体中,加剧了水体的恶化,使水体发臭。

第五、水生系统崩溃,水体纳污能力急剧下降,水环境服务功能丧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生态修复装置,其能够设置在城市河道中,以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湖生态修复装置,其中该河湖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一个浮岛主体以及一个包裹该浮岛主体的框架,其中该浮岛主体具有一个开口向上的生态空间以及一组通孔,各个该通孔分别在该浮岛主体的下部连通于该生态空间,其中当该河湖生态修复装置漂浮在水面上时,填充料能够填充在该浮岛主体的该生态空间,一组水生植物被种植在保持在该浮岛主体的该生态空间的该填充料内,并且该水生植物的根系得以通过各个该通孔自该浮岛主体的该生态空间延伸至水中,以形成一个生物栖息环境。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河湖生态修复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框架是金属框架,并且在该框架的外部形成一个防氧化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河湖生态修复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框架是非金属框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河湖生态修复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浮岛主体的俯视视角呈方形,或者梯形,或者菱形,或者三角形,或者五边形,或者六边形,或者星形,或者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8”字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河湖生态修复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浮岛主体是一个泡沫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科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科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3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