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空桩头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2929.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7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施新波;白凤香;陈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52;E02D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桩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桩头管桩,属于水利安装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太阳能发电板安装支架的基础通常使用混凝土材质或钢质的管桩,目前存在的问题:混凝土管桩是水泥制品,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风化,一方面降低管桩本身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风化物掉落在土壤中会改变土壤性质,破坏耕地,不环保;而普通钢质管桩容易锈蚀,使用寿命短,污染土壤。由此可知目前采用的混凝土材质或钢质的管桩都存在污染土壤环境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不会污染环境的中空桩头管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中空桩头管桩。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混凝土材质或钢质的管桩都存在污染土壤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中空桩头管桩,包括空槽、第一螺孔、第一法兰盘、桩身、第一旋叶、插槽、第二旋叶和桩头,所述桩身上安装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内设有多个第一螺孔,桩身为圆筒状结构,桩身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桩身外安装第一旋叶,桩身下端内部设有插槽,桩头上端的凸起部位插入到插槽内,桩头和桩身固定相连,桩头外安装第二旋叶,桩头内设有空槽,使桩头形成内部中空的结构,桩身内上端的通孔和第一法兰盘内的通孔孔径相同,且桩身内上端的通孔和第一法兰盘内的通孔相互连通。
所述空槽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桩头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桩身上安装加高装置,加高装置包括凹槽、第一螺杆、第四螺孔、第二螺杆、第二转板、螺丝、环形板、第一转板、螺钉、第二法兰盘、第二螺孔、第三螺孔、支板和长螺栓,第二法兰盘内设有多个第二螺孔,环形板安装在第二法兰盘内,环形板位于第一法兰盘上方,环形板的通孔和第一法兰盘的通孔直径相同,环形板的通孔位于第一法兰盘的通孔的上方,环形板内设有多个与第一螺孔相对应的第三螺孔,第三螺孔上设有凹槽,凹槽与第三螺孔相互连通,凹槽设置在环形板内,第一螺杆上端安装在第三螺孔内,第一螺杆和第三螺孔通过螺纹相互吻合,第一螺杆下端安装在第一螺孔内,第一螺杆和第一螺孔通过螺纹相互吻合,第一螺杆上安装第一转板,第一转板安装在凹槽内,第一转板上设有螺钉,螺钉将第一转板固定在凹槽内,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下端内部设有第四螺孔,第二螺杆上端安装在第四螺孔内,第二螺杆和第四螺孔通过螺纹相互吻合,第二螺杆下安装第二转板,第二转板上设有螺丝,螺丝将第二转板固定在第一法兰盘底部,第二法兰盘下左右两侧各安装支板,支板上安装长螺栓,长螺栓前端拧进第一法兰盘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管桩利用中空部分可防止钻压过程产生的并气现象,适用于较密实、粘稠、易产生并气实且土层硬度不过于高、碎石等杂质不太多的土层,在钻压过程中一些泥土带入空槽中,增强了桩身的强度,桩头的第二旋叶使钻削能力增加;聚丙烯材料的桩身具有轻质高强、不污染环境、不损害耕地土质的作用,桩身的第一旋叶增加桩身与土壤的摩檫力,从而提高该管桩的对上层建筑物的竖向承载能力;通过第一法兰盘与太阳能板支架连接,当第一法兰盘高度不够高时,在第一法兰盘上安装加高装置后,通过环形板和第二法兰盘与太阳能板支架连接;第一转板被固定在凹槽内,来提高第一螺杆的安装稳定性,第二转板被固定住,能提高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之间的安装稳定性,长螺栓和支板能提高第二法兰盘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桩头管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桩头管桩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是桩头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桩头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桩身上安装加高装置时的结构图;
图6是a部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四螺孔设置在第一螺杆内的结构仰视图;
图8是环形板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中:1、第一螺孔2、第一法兰盘3、桩身4、第一旋叶5、插槽6、第二旋叶7、桩头8、凹槽9、第一螺杆10、第四螺孔11、第二螺杆12、第二转板13、螺丝14、环形板15、第一转板16、螺钉17、第二法兰盘18、第二螺孔19、第三螺孔20、支板21、长螺栓22、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溢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2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底埋藏式大型充填溶洞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农光互补光伏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