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墩身模板预留吊篮螺栓开孔封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92897.0 | 申请日: | 201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7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李培;王伟;穆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封堵板 内板 外板 吊篮 本实用新型 墩身模板 封堵装置 螺栓开孔 螺栓孔 支脚 预留 螺母 中心位置处 螺栓 安装提供 不良现象 工作效率 螺栓根部 施工进度 圆形接触 拆模 点焊 墩身 漏浆 丝扣 预埋 打磨 混凝土 便利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墩身模板预留吊篮螺栓开孔封堵装置,包括U形螺栓,所述U形螺栓的两个支脚上均套设有封堵板,且U形螺栓的支脚上靠近封堵板的外侧套设有配套使用的螺母,所述封堵板还包括螺栓孔、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与内板的圆形接触面上通过点焊打磨固定连接,且外板和内板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封堵板的外板和内板相互配合使用,有效避免了螺栓根部混凝土漏浆、砂现等不良现象,保证了墩身砼的外观质量,确保了预埋“U”型螺栓丝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加快了拆模速度,为以后吊篮的安装提供了便利,加快了施工进度和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墩身模板预留吊篮螺栓开孔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建设飞速发展,技术标越来越高,在墩身砼施工中,由于模板预留螺栓孔开孔不当,打孔不规范,尺寸大小不一,开孔不易封堵,在混凝土浇筑时易产生漏浆等现象。且由于单块模板开孔较多、预埋螺栓较长,在拆模时由于孔洞原因常造成拆模困难且模板易将螺栓丝扣刮伤,容易导致后续吊篮安装困难等现象,增加施工难度,降低安装效率,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有待我们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墩身模板预留吊篮螺栓开孔封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拆模时由于孔洞原因常造成拆模困难且模板易将螺栓丝扣刮伤,后续吊篮安装困难等现象,增加施工难度,降低安装效率,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墩身模板预留吊篮螺栓开孔封堵装置,包括U形螺栓,所述U形螺栓的两个支脚上均套设有封堵板,且U形螺栓的支脚上靠近封堵板的外侧套设有配套使用的螺母;
所述封堵板还包括螺栓孔、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与内板的圆形接触面上通过点焊打磨固定连接,且外板和内板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U形螺栓的直径为20mm。
优选的,所述螺栓孔的孔内直径为25mm。
优选的,所述外板为100*100*5mm的方形钢板,所述内板为D=70*5mm的圆形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封堵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使用时封堵板的外板和内板相互配合使用,有效避免了螺栓根部混凝土漏浆、砂现等不良现象,保证了墩身砼的外观质量,确保了预埋“U”型螺栓丝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加快了拆模速度,为以后吊篮的安装提供了便利,加快了施工进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堵板的侧视图。
图中:1-U形螺栓、2-螺母、3-封堵板、31-螺栓孔、32-外板、33-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墩身模板预留吊篮螺栓开孔封堵装置,包括U形螺栓1,U形螺栓1的两个支脚上均套设有封堵板3,且U形螺栓1的支脚上靠近封堵板3的外侧套设有配套使用的螺母2;
封堵板3还包括螺栓孔31、外板32和内板33,外板32与内板33的圆形接触面上通过点焊打磨固定连接,且外板32和内板33的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2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