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2825.6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4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虞旭明;黄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24;A47J41/00;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31201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效果 保温水壶 中空结构 内胆 气凝胶 壶身 本实用新型 填充气凝胶 耐高温性 壶盖 凝胶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水壶,包括:壶身(10)和壶盖(20),所述壶身(10)包括内胆(11)和外壳(12),所述内胆(11)具有中空结构(30);其中,所述中空结构(30)内填充有气凝胶(40)。气凝胶(40)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而且气凝胶(40)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保温效果不会降低。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内胆(11)的中空结构(30)中填充气凝胶(40),这使得保温水壶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保温效果仍然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作为一种常用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加热快,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携带方便,且逐渐成为家庭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家用电器,甚至在各个交通平台及社会各个场合下广泛的得到应用,极大的方便并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用户在使用电水壶的过程中,使用电水壶盛装水或汤类,经加热煮沸腾后,用户即可饮用,但是为了让用户饮用到有温度的水或汤类,需要对煮沸腾后的水或汤进行保温,目前一般是将电水壶的内胆做成真空内胆来进行保温,但是随着电水壶的使用时间增加,真空内胆的真空度会随之降低,不利于保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水壶,用于提高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水壶,包括:壶身和壶盖,所述壶身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具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填充有气凝胶。气凝胶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而且气凝胶与现有技术中的泡沫纸相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不会损坏保温效果;另外,气凝胶与现有技术中的真空相比,不会存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真空度下降低的现象,不会损坏保温效果。这使得内胆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保温效果不会下降,仍然良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壶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为具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填充有气凝胶。使得保温水壶的壶盖也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降低内胆内液体的热量从壶盖的方向散发出去的速率,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结构为双层中空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凝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二气化硅、二气化碳、氧化铝、氧化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壶身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内胆盛装的液体。因此,本实施例可以用于保温电水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胆的侧壁具有所述中空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胆为倒锥形。这样越靠近热源的地方,面积越小,相应地,散热面积也越小,越有利于热量积累,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率的利用,提高保温效果,而且也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盘,所述电热盘贴附于所述内胆的底部外表面上。本实施例的电热盘是直接与底部外表面接触,电热盘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底部外表面快速传递至内胆内,提高加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棒,所述电热棒位于所述内胆内,所述电热棒连接在所述内胆的底部。本实施例的电热棒伸入在内胆中,浸泡在液体中,直接对液体加热,提高了热能的使用,提高了加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位于所述内胆外,且位于所述壶身的底部,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内胆的底部间隔预设距离;所述内胆的底部的外表面涂有导磁层。因此,本实施例的保温水壶可以实现磁感应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保温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保温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保温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2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