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一体式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92239.1 | 申请日: | 201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宋在务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美信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6/45 | 分类号: | B62M6/45;B62M6/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3145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体式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式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具有助力功能的电动自行车,驱动器和助力传感器是分离式的,助力传感器安装于电动自行车的中轴位置,驱动器置于电池盒中。这种安装由于驱动器和助力传感器是分离式的,它们之间需要用外接导线进行信号传输,不但安装麻烦,接线零乱,影响美观,而且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弱,故障率高,另外由于现有的电动自行车都是采用单霍尔传感器,助力信号精度转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集驱动器和助力传感器为一体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式控制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一体式控制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助力传感器和驱动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电动自行车的中轴的连接头穿过的连接孔,所述助力传感器套设在连接头上,所述连接头贯穿壳体,助力传感器固定在壳体和中轴之间,所述驱动器位于壳体内,所述助力传感器连接着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上设置有两个用于输出助力信号的霍尔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通过将助力传感器和驱动器集成在控制器内部,使得助力传感器和驱动器相互之间的连接不需要外接导线,从而缩短了信号传输的距离,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拢能力;另外本控制器采用两路霍尔传感器,与普通单霍尔传感器相比旋转一圈输出的脉冲信号增加一倍,从而使得助力精度得到了提高。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为:控制器利用机械、电子、软件及磁学的有机结合,当人脚踩电动自行车的脚踏时,助力传感器跟随中轴旋转并且产生不断变化的磁场,位于驱动器上的霍尔传感器将动态变化的磁场转变为数字信号输出给控制器,控制器进行一系列计算、处理来利用驱动器控制电机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围绕着连接孔设置有用于放置助力传感器的凹槽,所述助力传感器固定在凹槽内,凹槽的设置能够更好的起到对于助力传感器的固定效果,提高助力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孔,这样位于壳体内部的电源线、电机线以及其他一些控制信号线可以通过开孔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位于壳体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高度等于助力传感器的高度,这样助力传感器能够正好配合在凹槽内,使得中轴能够和壳体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霍尔传感器之间的夹角为90度,这样两个霍尔传感器输出的两路信号的相位相差90度信号,可以通过比较两路信号的相位的前后关系,来判断助力传感器旋转方向,这样可根据助力传感器旋转方向的判断,使得当人们在骑行的过程中,当人脚反踩的时候,也就是脚踏反转的时候,助力将不起作用,车辆则会失去动力,逐渐停止,这种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骑车习惯,骑行感觉更舒适和安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驱动器和助力传感器集成在控制器内部,不但使得驱动器和助力传感器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电动自行车的外观也更加简洁美观,驱动器和助力传感器之间不需要外接导线,从而缩短了信号传输的距离,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拢能力,另外控制器上采用两路霍尔传感器,助力信号的精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壳体的的俯视图;
图2为助力传感器在壳体上的俯视图;
图3为助力传感器装配前的示意图;
图4为助力传感器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5为助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霍尔传感器位于驱动器上的示意图;
图7为控制器的运作原理图;
图8为助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美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美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2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