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用防火墙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91568.4 | 申请日: | 201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姜雯雯;但小兵;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能创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4;E04H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防火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火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用防火墙。
背景技术
变电站,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小的称为变电所。变电站大于变电所。变电所:一般是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下的降压变电站;变电站: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降压"变电站。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变电站在特定的环境中;是将AC-DC-AC转换过程。像海底输电电缆以及远距离的输送中。有些采用高压直流输变电形式。直流输电克服交流输电的容抗损耗。具有节能效应。
而目前市场上的变电站功能上还不够全面,对于变电站的防火措施没有解决了,而有些变电站所使用的防火墙还具有缺乏和不足,比如:防火墙的结构不够简单、紧凑,防火性能比较差,不符合变电站所需要的防火性能,因此寻找具有一种变电站用防火墙成为目前主要的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用防火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用防火墙,包括防火墙本体和防火墙墙板,所述防火墙本体左侧固定有外墙体,所述外墙体左侧表面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左侧固定有防火墙侧板,所述防火墙墙板上端连接有防火墙上盖,所述外墙体下端左侧表面固定有封闭体,所述防火墙本体下端连接有防火墙底板,所述防火墙底板上端安装有弹性密封型材,所述弹性密封型材上端表面固定有防火弹性密封剂,所述弹性密封型材中部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侧安装有防火玻璃嵌板。
优选的,所述防火墙墙板下端固定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上端连接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上端安装有墙顶梁。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防火墙底板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控模块单元。
优选的,所述外墙体表面涂有含有可膨胀石墨的金属。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分布在外墙体两侧,且隔热板通过胶粘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变电站用防火墙通过在防火墙墙板下端固定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上端连接有第一凸缘,第一凸缘上端安装有墙顶梁,其凸缘能够保证防火墙墙板加固在外墙体表面,而墙顶梁采用分段预制,节点处浇构件,整体性强,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凸缘配合卡槽使用可进一步固定墙顶梁,防火墙底板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控模块单元,其优点是电控模块单元可实现模块化控制与生产,能够节约空间,外墙体表面涂有含有可膨胀石墨的金属,其优点是外墙体具有双面防火性能和灭火特点,隔热板分布在外墙体两侧,且隔热板通过胶粘连接在一起,其隔热板可进一步把变电站与热源物质隔开,从而提高防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火墙墙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火墙上盖、2外墙体、3封闭体、4防火墙墙板、41墙顶梁、42第一卡槽、43第二卡槽、44第一凸缘、45第二凸缘、5防火墙侧板、6隔热板、7防火墙底板、8防火玻璃嵌板、9连接件、10弹性密封型材、11防火弹性密封剂、12防火墙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能创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能创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1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