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科用热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9790.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2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秦莉;张美华;葛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莉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弧形板 汗液 肿瘤科 本实用新型 护理装置 加热元件 配合设置 治疗 前侧壁 加热 人体皮肤表面 弧形隔热板 温度调节器 区域加热 人体病变 人体手臂 四周边缘 隔热垫 固定板 固定带 舒适度 洗水棉 癌变 插槽 插条 卡孔 卡栓 通槽 筒体 腿部 粘黏 皮肤 稳固 吸收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科用热护理装置,包括弹性弧形板和温度调节器,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前侧壁四周边缘均设有弧形隔热垫,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前侧壁表面均匀设有加热元件,通过弹性弧形板和弧形隔热板件的配合设置可使加热元件与人体皮肤表面不会直接接触,通过洗水棉条可对加热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汗液时时吸收,通过插槽和插条的配合设置可将弹性弧形板组成完整筒体使其更加适应对人体手臂或腿部的包裹进行加热治疗,通过固定板、通槽、卡栓、固定带和卡孔的配合可将弹性弧形板稳固的固定在人体病变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癌变区域加热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汗液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了和汗液粘黏在皮肤上,增加治疗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肿瘤科用热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癌细胞在四十五摄氏度左右可被杀死,因此加热治疗肿瘤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而现有的用于肿瘤治疗的热护理装置中大都是利用加热毯对癌变区域的皮肤直接接触进行加热治疗,在四十五摄氏度高温下,人体的皮肤表面很容易产生汗液,汗液在高温的情况下与皮肤接触会使患者感觉非常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科用热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科用热护理装置,包括弹性弧形板和温度调节器,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前侧壁四周边缘均设有弧形隔热垫,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前侧壁表面均匀设有加热元件,且加热元件间串联,所述加热元件间竖直穿插设有吸水棉条,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左侧壁中部竖直设有插槽,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右侧壁中部竖直设有插条,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后侧壁左边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均匀设有通槽,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壁均匀螺纹连接有卡栓,所述卡栓的右端贯穿通槽,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后侧壁右边缘均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表面均匀设有卡孔,所述弹性弧形板的上侧壁表面设有电源开关,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前表面中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后侧壁表面设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电导体连接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调节器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通过导线连接加热元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内部设有保温加层。
优选的,所述弧形隔热垫为弹性隔热吸水材料制成。
优选的,加热元件的表面设有导热防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导线为弹簧导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性弧形板和弧形隔热板件的配合设置可使加热元件与人体皮肤表面不会直接接触,通过洗水棉条可对加热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汗液时时吸收,通过插槽和插条的配合设置可将弹性弧形板组成完整筒体使其更加适应对人体手臂或腿部的包裹进行加热治疗,通过固定板、通槽、卡栓、固定带和卡孔的配合可将弹性弧形板稳固的固定在人体病变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癌变区域加热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汗液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了和汗液粘黏在皮肤上,增加治疗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弧形板、2-温度调节器、3-弧形隔热垫、4-加热元件、5-吸水棉条、6-插槽、7-插条、8-固定板、9-通槽、10-卡栓、11-固定带、12-卡孔、13-电源开关、1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莉,未经秦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9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