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跌落保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9656.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乾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2 | 分类号: | H01H85/02;H01H8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跌落 保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用保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跌落保险。
背景技术
目前的跌落保险存在如下问题:跌落保险在摘下后未能做到与电源形成物理隔离(无明显断开点),这样一旦跌落保险本身被击穿则必定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为了确保安全,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目前所采用的手段大多为以下两种:一是在每次进行故障检测时都切断整条线路的供电,此方式的缺点很明显,即是造成巨大的停电损失,给用户带来不便;二是从改造变压器结构入手来解决,此方案的缺点是耗资巨大、耗时长,同时也造成停电损失。
此外,高空安装跌落式熔断保险的时候,熔管内的就处于绷紧状态,一旦出现安装不准确或者跌落式熔断保险从空中脱落,熔管内的熔丝就会断掉,有时候安装一个熔断保险可能会耗费好几根熔丝,大大地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节约成本的跌落保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
跌落保险,包括绝缘棒,上端设置有与导线连接的上金属触头,下端设置有与导线连接的下金属触头;上安装支架以及下安装支架,均与所述绝缘棒垂直设置,所述上安装支架以及下安装支架的外层均为绝缘体,内层为与所述上金属触头和下金属触头导通的导体;熔管,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支架以及所述下安装支架之间,所述熔管内设置有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安装支架以及下安装支架内层的导体连接;所述熔管内还设置有低熔点线,所述低熔点线一端穿过所述上安装支架后与置于所述绝缘棒内的卷线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熔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低熔点线承载的拉力比所述保险丝的大。
优选地,所述低熔点线为扁平状的塑料线。
优选地,所述熔管上设置操作环。
优选地,所述熔管上端与所述上安装支架触点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安装支架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在熔管内设置一根低熔点线,而且低熔点线承载的拉力比保险丝的大,这样在跌落保险工作的时候,低熔点线处于紧绷状态,而保险丝却没有受力,即使是安装跌落保险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保险丝也不会轻易断开,而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使保险丝迅速熔断,形成电弧,并产生热,使得低熔点线熔断,导致熔管跌落,形成明显的开断位置。从而确保了故障检修时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跌落保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跌落保险,包括绝缘棒1,绝缘棒1上端设置有与导线连接的上金属触头2,下端设置有与导线连接的下金属触头3。
上安装支架4以及下安装支架5,均与所述绝缘棒1垂直设置,所述上安装支架4以及下安装支架5的外层均为绝缘体,内层为与所述上金属触头2和下金属触头3导通的导体。
熔管6,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支架4以及所述下安装支架5之间,所述熔管6内设置有保险丝7,所述保险丝7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安装支架4以及下安装支架5内层的导体连接;所述熔管6内还设置有低熔点线8,所述低熔点线8一端穿过所述上安装支架4后与置于所述绝缘棒1内的卷线器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熔管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熔管6合上的时候,所述低熔点8线承载的拉力比所述保险丝7的大。卷线器10用于收拢所述低熔点线8。
所述低熔点线8为扁平状的塑料线。
所述熔管6上设置操作环9。
所述熔管6上端与所述上安装支架4触点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安装支架5铰接。
由于在熔管6内设置一根低熔点线8,而且低熔点线8承载的拉力比保险丝7的大,这样在跌落保险工作的时候,低熔点线8处于紧绷状态,而保险丝7却没有受力,即使是安装跌落保险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保险丝7也不会轻易断开,而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使保险丝迅速熔断,形成电弧,并产生热,使得低熔点线熔断,导致熔管跌落,形成明显的开断位置。从而确保了故障检修时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性大大提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乾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乾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9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