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马术鞍具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8716.7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9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环世嘉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1/00 | 分类号: | A47B8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体内部 外端面 鞍具 本实用新型 后侧壁 脚踏 纵杆 左箱 移动 箱体前端面 挂钩 便于移动 箱体顶部 垂直的 工具盒 伸缩架 收纳箱 万向轮 横杆 上盖 弯折 右箱 钢管 挂靠 拉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马术鞍具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顶部的上盖,箱体前端面设置有左箱门和右箱门,左箱门内侧上部设置有横杆,箱体左侧外端面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挂钩,箱体左侧外端面上部设置有第一拉手,箱体右侧外端面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二挂钩,箱体右侧外端面上部设置有脚踏,脚踏由钢管弯折形成且其形状为U型,箱体内部后侧壁左侧设置有与箱体内部后侧壁相垂直的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箱体内部中间上部设置有用于挂靠水勒缰的伸缩架,箱体内部右侧设置有工具盒以及收纳箱,箱体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移动的移动马术鞍具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马术鞍具箱。
背景技术
马术是从古代生产和战争中演化而来,因此,对于古老的中华民族来说,马具用品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兵马俑博物馆中就已经可以看到古代马具的精品。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马蹬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出现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马蹬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类驾驭和使用马的能力。而现代马术传入中国后,西方现代的马术用品也随之传了进来。现代马术用品,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供马使用的,一类是供骑手使用的。供马使用的用品主要有:马鞍、笼头、衔铁、马衣、低头革和缰绳等;供人使用的用品主要为:头盔、马靴、马裤和马鞭等骑士用品类。马术鞍具是人驾驭马的时候,为了更方便地控制马匹,所使用的一些辅助器物。
目前,市场上并未出现专门用于存放马术鞍具的装置,而马术鞍具大都是直接放在地上或专门的桌子上,存放和用起来都比较杂乱不整齐,用起来十分不方便,有时不是及时找到属于自己的马术鞍具,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有时找马术鞍具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同样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继续一种专门用于存放马术鞍具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移动的移动马术鞍具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马术鞍具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上盖,所述箱体前端面设置有左箱门和右箱门,所述左箱门内侧上部设置有横杆,所述箱体左侧外端面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挂钩,所述箱体左侧外端面上部设置有第一拉手,所述第一拉手位于所述第一挂钩下方,所述箱体右侧外端面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二挂钩,所述箱体右侧外端面上部设置有第二拉手,所述第二拉手位于所述第二挂钩下方,所述箱体右侧外端面上部设置有脚踏,所述脚踏由钢管弯折形成且其形状为U型,所述箱体内部后侧壁左侧设置有与所述箱体内部后侧壁相垂直的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所述箱体内部后侧壁中间上部设置有用于挂靠水勒缰的第三纵杆,所述箱体内部右侧设置有工具盒以及收纳箱,所述工具盒设置在所述收纳箱上方,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挂钩为2~5个第一挂钩,分别均匀设置在所述箱体左侧外端面的上部,且位于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箱盖四周的外边缘均包覆有防撞条。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条为橡胶防撞条。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二挂钩为2~5个第二挂钩,分别均匀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外端面的上部,且位于一条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环世嘉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环世嘉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87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