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油保温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8098.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汤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晓辉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98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保温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油保温节能装置,适合用于原油储运领域的原油保温和加热。
背景技术
在原油储运领域,多采用蒸汽进行保温和加热,以保证原油的流动性。但蒸汽需要消耗燃煤、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成本较高,并且燃烧后的排放物会形成大气污染,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原油保温节能装置,采用适合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保温,减少热能损失,同时利用太阳热能进行温度补偿,最大限度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为原油储运领域的原油保温和加热提供一种原油保温节能装置,减少热能损失,同时利用太阳热能进行补充,最大限度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原油保温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油储罐的罐体、储水箱、水管、控制器、罐壁保温吸热层、罐顶保温吸热层、固定支架和设备支架,所述设备支架设于罐体的上方,储水箱和控制器固定于设备支架上,所述罐壁保温吸热层通过固定支架固定,所述罐体内设有盘管,所述水管与盘管连通,且通过水泵与控制器和储水箱连接。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罐壁保温吸热层为若干层弧形板沿罐壁叠放布置,每层弧形板的数量为4-6块,所述弧形板由高温结构陶瓷板和钢化玻璃组成,钢化玻璃设于高温结构陶瓷板外侧,所述弧形板上还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沥青。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罐顶保温吸热层由玻璃钢下肋梁、高温结构陶瓷吸热池、SBS防水卷材、玻璃钢上肋梁、钢化玻璃面板、沥青、排水槽及排水管道组成;所述高温结构陶瓷吸热池由四到六块弧形T形板和4块平板组成,覆盖罐顶,形成深度20厘米的圆形池,池内填充沥青,T形板外部下端固定在罐壁的高温结构陶瓷弧形板上;玻璃钢下肋梁置于高温结构陶瓷吸热池和罐体顶部之间,端部与固定支架连接;高温结构陶瓷吸热池底用SBS防水卷材覆盖,玻璃钢上肋梁的数量为五到七根,且相互平行设置于高温结构陶瓷吸热池顶部,钢化玻璃面板沿玻璃钢上肋梁中轴对称布置,坡度自两边向中轴降低3%,各块钢化玻璃面板间以玻璃胶密封,排水槽及置于其中的排水管道设于玻璃钢上肋梁的中轴上。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设备支架包括两层,由主桁架、副桁架和受力板拼接而成,储水箱设于设备支架的上层,控制器设于设备支架的下层。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固定支架与弧形板的连接处的固定连接,由主桁架和副桁架拼接而成,主桁架垂直于罐壁,副桁架平行于罐壁,主桁架和弧形板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水管在罐壁保温吸热层中竖向布设并置于所述沥青中,在罐体底部横向连接,在罐顶保温吸热层中呈“S”形布设。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在储水箱到控制器之间的水管内、罐壁保温吸热层底部的水管内、罐顶保温吸热层中心处的水管内、罐顶保温吸热层到控制器之间的水管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油保温和加热过程中热能损失大、消耗自然资源多、容易形成大气污染的难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结构陶瓷保温层保温效果好,有效降低了原油储罐的热能损失。
2、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吸热层可以利用太阳热能进行加热保温,不需要消耗自然资源,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排放物。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材料安全可靠,耐久性好。
4、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原油储罐外壁及顶部空间,不需占用其它场地,节约了土地和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热介质远距离传输的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水箱 2、控制器 3、罐壁保温吸热层 4、罐顶保温吸热层 5、水管 6、设备支架 7、固定支架 8、盘管 9、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原油保温节能装置,包括原油储罐的罐体(9)、储水箱(1)、水管(5)、控制器(2)、罐壁保温吸热层(3)、罐顶保温吸热层(4)、固定支架(7)和设备支架(6),设备支架(6)设于罐体(9)的上方,储水箱(1)和控制器(2)固定于设备支架(6)上,所述罐壁保温吸热层(3)通过固定支架(7)固定,所述罐体(9)内设有盘管(8),水管(5)与盘管(8)连通,且通过水泵与控制器(2)和储水箱(1)连接,水管(5)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晓辉,未经汤晓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8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料仓的多驱动自动松料系统
- 下一篇:大型筒体用加热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