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8073.6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钱琪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市永安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球阀。
背景技术
目前,球阀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管道内,球阀包括手动执行器及阀体,阀体内设有阀杆及与阀杆联动配合的球芯,实现介质的进出控制。但现有的球阀通常采用填料密封圈进行密封,需要经常调整压紧螺母的压紧量,使用比较麻烦,否则极易出现煤气泄漏情况,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气球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气球阀,包括阀体、阀杆和手柄,阀体的内腔设有球芯,阀杆的底部伸入阀体的内腔,并与球芯的顶部中央传动连接,阀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出气组件,阀杆的顶部设有传动套,传动套的侧面固定有手柄,传动套的底部设有滑套,滑套的底部设有压盖,压盖套设在阀杆上,并通过螺钉与阀体固定连接,压盖的底部与阀杆侧面的凸台之间设有密封组件,球芯的两侧对称设有阀座,阀座上嵌装有与球芯紧密贴合的密封环。
所述出气组件包括出气管和锁紧套,出气管的内孔与出气口连通,该出气管的大径部通过螺纹与阀体连接,小径部通过锁紧套与阀体连接。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O型密封圈I,O型密封圈I设于阀杆侧面的凹槽内,O型密封圈I的上方设有O型密封圈II,O型密封圈II设于阀杆与阀体之间,该O型密封圈II的顶部与压盖紧密贴合、底部设有支撑套。
所述滑套与压盖之间设有耐磨片,耐磨片通过螺钉与压盖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球阀采用密封组件与密封环配合的方式,结合出气组件和传动套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确保球阀的密封性能,避免煤气出现泄漏的情况,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便捷,易于维护,有效提高了球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阀体,21、进气口,22、出气口,3、球芯,4、阀杆,41、传动套,5、压盖,6、O型密封圈I,61、O型密封圈II,7、支撑套,8、密封环,81、阀座,9、出气管,10、锁紧套,11、耐磨片,12、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煤气球阀,包括阀体2、阀杆4和手柄1,阀体2的内腔设有球芯3,阀杆4的底部伸入阀体2的内腔,并与球芯3的顶部中央传动连接,阀体2的一端设有进气口21、另一端设有出气口22,出气口22上设有出气组件,阀杆4的顶部设有传动套41,传动套41的侧面固定有手柄1,传动套41的底部设有滑套12,滑套12的底部设有压盖5,压盖5套设在阀杆4上,并通过螺钉与阀体2固定连接,压盖5的底部与阀杆4侧面的凸台之间设有密封组件,球芯3的两侧对称设有阀座81,阀座81上嵌装有与球芯3紧密贴合的密封环8,通过密封组件与密封环的配合,并结合出气组件和传动套41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确保球阀的密封性能,避免煤气出现泄漏的情况,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出气组件包括出气管9和锁紧套10,出气管9的内孔与出气口22连通,该出气管9的大径部通过螺纹与阀体2连接,小径部通过锁紧套10与阀体2连接,锁紧套10将出气管9锁紧在出气口22,提高出气的密封性和安全性,且装配简单。
密封组件包括O型密封圈I6,O型密封圈I6设于阀杆4侧面的凹槽内,O型密封圈I6的上方设有O型密封圈II61,O型密封圈II61设于阀杆4与阀体2之间,该O型密封圈II61的顶部与压盖5紧密贴合、底部设有支撑套7,O型密封圈I6和O型密封圈II61交错设置,有效避免了单一结构密封圈易出现间隙、漏气的问题。
滑套12与压盖5之间设有耐磨片11,耐磨片11通过螺钉与压盖5固定连接,手柄1被多次扳动时,通过底部的滑套12与耐磨片11之间配合,避免对压盖5造成磨损,且通过更换滑套12和耐磨片即可进行维护,极大地降低了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市永安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启东市永安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8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