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提式电子秤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7947.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5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二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414 | 分类号: | G01G19/414;G01G2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谢自成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提式 电子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提式电子秤,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手动发电机构的的手提式电子秤。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手提式电子秤,其体积小,方便携带,称重方便精准,性能稳定,带有显示屏,数字显示清晰,具有去皮、零点跟踪、多种单位转换和自动关机等功能。适用于家庭称量、外出购物、户外活动等,是理想的新一代称量器具,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
现有的手提式电子秤均采用普通电池供电,比如采用钮扣式一次埋电池或者普通的7号电池,一块电池可以使用6个月—18个月,使用寿命较短;长期使用频繁的更换电池会导致电池的触点产生故障,同时,由于电池中含有铁、锌、锰、汞等微量元素,回收时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对于出口产品中所使用的电池会有很多的限制导致整个电子秤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使用电池,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环保,可手动发电的手提式电子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提式电子秤,其包括秤体,秤体设有吊钩,及与吊钩连接的传感器组件,及控制电路板,显示器组件和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秤体还设有手动发电机构和蓄电装置,手动发电机构发电后由蓄电装置蓄电,秤体内还设有带动手动发电机构复位的复位弹簧。
如上所述一种手提式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手动发电机构包括伸出秤体的发电推键,秤体内设有齿轮组,推动发电推键可带动齿轮组工作,齿轮组的输出端与蓄电装置连接,秤体内设有与齿轮组输入端啮合的齿条。
如上所述一种手提式电子秤,其特征在于齿轮组和蓄电装置设置齿轮箱内,齿轮组的输入端伸出齿轮箱并与齿条啮合,秤体内设有供齿轮箱滑动的空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空腔的前部相抵,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在齿轮箱前端的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秤体内设有手动发电机构和蓄电装置,手动发电机构发电后由蓄电装置蓄电,不再需要电池为控制电路板和显示器组件等电子元件供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使用电池,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手提式电子秤,其包括秤体1,秤体1设有吊钩2,及与吊钩2连接的传感器组件3,及控制电路板4,显示器组件5和开关6,秤体1还设有手动发电机构7和蓄电装置8,蓄电装置8为控制电路板和显示器组件等电子元件供电,手动发电机构7发电后由蓄电装置8蓄电,秤体1内还设有带动手动发电机构复位的复位弹簧9。手动发电机构发电后由蓄电装置蓄电,不再需要电池为控制电路板和显示器组件等电子元件供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使用电池,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发电机构7包括伸出秤体的发电推键71,秤体内设有齿轮组72,推动发电推键71可带动齿轮组72工作,齿轮组72的输出端与蓄电装置8连接,秤体1内设有与齿轮组输入端啮合的齿条73。推动发电推键71可以带动齿轮组72旋转,齿轮组旋转后带动蓄电装置8进行产生电流并蓄电,使蓄电装置8的电源可以为控制电路板和显示器组件等电子元件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组72和蓄电装置8设置齿轮箱74内,齿轮组72的输入端伸出齿轮箱74并与齿条73啮合,秤体1内设有供齿轮箱74滑动的空腔75,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空腔75的前部相抵,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套在与齿轮箱74前端的凸台741上。
齿轮箱74由前壳体742和后壳体743组装而成,齿轮组72的多个齿轮的齿轮轴固定在在前壳体742和后壳体74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二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二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7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