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7726.9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6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婵;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43;G02F1/1333;H01L27/12;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集成有触控功能的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已逐渐在消费市场得到普及。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将触控层集成到了显示面板的上下基板中,减小了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屏的阵列基板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该内嵌式触控显示屏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阵列基板的基板10上形成有触控电极层40和触控信号线层20,触控电极层40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触控电极41,其触控信号线层20具有多条并排分布的触控信号线21,每个触控电极41与一条触控信号线21通过过孔411连接。具有该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在进行显示和触控时,每个触控电极41分时复用为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其触控灵敏度较高,且仅需一颗驱动集成电路即可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和显示功能,简化了显示面板的结构。参见图2所示,图2为图1所示的阵列基板在一个触控电极的过孔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在该阵列基板中,基板10上依次设有触控信号线层20(图2所示为一个触控信号线21)、绝缘层30、触控电极层40(图2所示为一个触控电极41)、设置于过孔411内的导电层50、绝缘层60。由图2可看出,触控信号线21设置于触控电极41的下方,二者之间通过导电层50连接。
在采用该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的使用过程中,在触控电极层40、绝缘层30和触控信号线层20之间会形成寄生电容,寄生电容会并联于触控信号线21上,增加了信号传输负载,使触控操作的响应时间增大,降低了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阵列基板中的触控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之间产生寄生电容而导致信号传输负载增加,进而造成的触控操作的响应时间增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和依次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触控信号线层、绝缘层和触控电极层,其中:
所述触控电极层具有多个阵列分布的触控电极;
所述触控信号线层具有多条并排分布的触控信号线,每条触控信号线与一列所述触控电极对应设置,且每条触控信号线在所述触控电极层上的投影位于对应的每个触控电极内;
每个触控电极中被对应的触控信号线在所述触控电极层上的投影覆盖的部分内设有沿对应的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分布的刻缝。
优选地,每条刻缝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刻缝导线,每条刻缝导线与对应的刻缝的两侧的触控电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绝缘层和所述触控电极层上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触控信号线层的第一过孔,每条触控信号线与至少一个第一过孔对应设置,且每个第一过孔在所述触控电极层上的投影覆盖对应的触控电极的一部分;
每个第一过孔的开口边缘在对应的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刻缝导线。
优选地,每个触控电极中的刻缝宽度为2.5μm-5μm。
优选地,所述触控信号线层为金属材料制备的触控信号线层。
可选地,所述触控信号线层中,每条触控信号线为折线状或波浪线状。
可选地,所述触控信号线层中,每条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两个像素区域之间。
优选地,所述基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层之间设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条状电极;
所述触控信号线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触控电极层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通的过孔,每个过孔与一个条状电极对应设置;每个过孔的内壁设有连接所述触控信号线层和对应的条状电极的第二导电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中,每个条状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触控信号线层中的触控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一部分条状电极与所述触控信号线层中的所述多条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条状电极在所述触控信号线层的投影覆盖对应的触控信号线;
另一部分条状电极中,每个条状电极在所述触控信号线层的投影位于相邻的两条触控信号线之间,且每个条状电极与至少一个过孔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7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能量获取的整流电路
- 下一篇:有机电致发光单色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