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7684.9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7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戴鹏;杨后继;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富兰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型铣刀。
背景技术
球形铣刀和仿型刀是切削领域常用到的工具,通过其表面的刀刃对工件进行加工处理。加工材料有需要用到球形铣刀和仿型刀加工的时候,需要分开不同的工序进行加工,需要两次装夹刀具,重新进行对刀以确定加工原点,这样就会存在装夹误差,进而影响加工精度,且产品的一致性较差,而且很多的操作人员,人力成本较高,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型铣刀,将球形铣刀和仿型刀连接在同一刀体上,减少装夹次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复合型铣刀,包括一刀体、连接在所述刀体一端的仿型刀、以及连接所述仿型刀的球形铣刀;所述刀体包括刀柄及连接所述刀柄一端的刀颈;所述刀柄呈圆柱形状,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仿型刀连接于所述刀颈的一端,所述仿型刀包括等距离间隔设置的二圆弧面,二所述圆弧面之间设有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二排屑槽沿所述中心轴线呈螺旋形延伸,所述圆弧面的侧边与所述圆弧面对应所述第二排屑槽的侧边的相交处为刀刃;所述球形铣刀连接于所述仿型刀远离刀颈的一端,所述球形铣刀包括二圆弧刀刃,二所述圆弧刀刃之间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圆弧刀刃远离所述仿型刀的一端设置有S型刀刃,所述S型刀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弧刀刃的延长线连接,所述S型刀刃的两侧设有第二螺旋槽。
上述的复合型铣刀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该复合型铣刀包括一刀体、设置于刀体一端的仿型刀、以及连接仿型刀的球形铣刀;将仿型刀和球形铣刀两把不同工序的刀具设置在同一刀体上,这样两个不同工序,只需要装夹、对刀一次,可节省换刀所耗费的工时,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可避免因为重新对刀而造成的误差累积,提高了加工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颈呈圆锥形设置,该刀颈沿所述中心轴线的轴向设有二间隔设置的第一排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屑槽分别与第一排屑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槽沿所述中心轴线呈螺旋形延伸,与所述第一排屑槽及所述第二排屑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刀刃远离仿型刀的一端即所述圆弧刀刃的头部呈球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型刀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弧刀刃的延长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旋槽与所述第一螺旋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体、所述仿型刀及所述球形铣刀为一体化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体、所述仿型刀及所述球形铣刀的材质均为高抗拉强度钨钢棒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复合型铣刀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复合型铣刀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复合型铣刀的俯视图;
附图中个标号的含义为:
刀体-10,刀柄-11,刀颈-12,第一排屑槽-13;
仿型刀-20,圆弧面-21,第二排屑槽-22,刀刃-23;
球形铣刀-30,圆弧刀刃-31,第一螺旋槽-32,S型刀刃-33,第二螺旋槽-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复合型铣刀,包括一刀体10、设置于刀体10一端的仿型刀20、以及连接仿型刀20的球形铣刀30。
刀体10包括刀柄11及连接刀柄11一端的刀颈12。刀柄11呈圆柱形状,具有中心轴线a;刀柄11远离刀颈12的一端用于连接数控机床的主轴。刀颈12呈圆锥形设置,与刀柄11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a;刀颈12沿中心轴线a的轴向设有二间隔设置的第一排屑槽13,用于排出仿型刀20及球形铣刀30加工切割出来的切屑。在其他实施例中,刀柄11还可以是方形、三角形等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富兰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富兰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76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